……积木区里来了十几位小朋友,七手八脚地拼起了积木。 “喂,你踩了我的积木了。” “干吗了?我都没地方了。” 我(教师)说:“你们这么乱,吵得别人都没法玩了。”“老师,我们这儿人太多了。让他们不要来了。”看看已经脱好鞋踩在地板上了,

admin2016-02-22  42

问题 ……积木区里来了十几位小朋友,七手八脚地拼起了积木。
    “喂,你踩了我的积木了。”
    “干吗了?我都没地方了。”
    我(教师)说:“你们这么乱,吵得别人都没法玩了。”“老师,我们这儿人太多了。让他们不要来了。”看看已经脱好鞋踩在地板上了,她边说边指着还没来得及脱鞋的小朋友。
    洁洁着急地说:“我都铺了半天积木了,没搭积木的才不能玩呢!”
    我让孩子们先停下手里的事问道:“你们觉得人多玩得好还是玩不好?”孩子们摇摇头,我接着问:“你们说怎么办呢?咱们要是老这么吵下去,玩的时间就少了,你们快想个办法吧。”
    潘昱霖说:“得互相谦让,我都好几天没玩了,就让我玩会儿吧。”
    “我也好久没玩了,你让我先玩吧。”蓬蓬着急地说,并且坐在地上就脱鞋。
    我插道:“互相谦让是让别人先让自己呀,还是自己先让别人呀?”孩子们想了想,互相看着不吱声。这时,懂事的看看大声说:“好吧,我下午再玩。”说着把刚脱下的鞋穿好走了。我马上夸奖:“嘿,看看真像个大姐姐,下午先让看看玩。”在看看的带动和我的鼓励下,又有几位小朋友选了别的游戏。还剩下七八位小朋友,我感觉人还是多了,但我没有发表意见,我想还是让幼儿有了切身感受之后再加以引导,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果然,没玩多一会儿有的小朋友就感到拥挤了。潘昱霖想搭一座“大桥”,可是没有更多的地方,蓬蓬搭好的“宝塔”一转身就不小心碰倒了。游戏结束时没有一个成品可以展示。于是,我请玩积木游戏的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玩积木的感受。孩子们纷纷表示地方太小了,没地方搭。这时,我请一位小朋友站在积木区上,让孩子们看看地方是小还是大?孩子们一致认为地方很大。接着我不断地往上加小朋友,想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更直观地帮助幼儿理解同样大的积木区是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而相对变小的道理。孩子们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不是积木区小了,而是人多了积木区就显小了。“那么多少人合适呢?”我不失时机继续引导着孩子们,于是大家商定,一个一个往下减人,直到大家都感到合适为止。最后,大家都认为五六个小朋友最合适。
    此外,我们讨论了还有什么办法让搭积木的地方变大,孩子们认为:地板上不要堆放许多积木,没用的就收起来,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地方来搭建了。
    上述内容是一位幼儿教师一个比较完整的轶事记录。请结合教师记录的内容,说明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身份有哪些?分析评价教师所作所为是否合适?并请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1)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有引导者、观察者、指导者、合作者、材料的提供者与参与者、导演者、旁观者、舞台管理者、共同游戏者、游戏带头人。 (2)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合适的。教师是在幼儿游戏出现困难时介入的,积木区的幼儿太多,导致游戏无法进行,教师运用互相谦让的方法让幼儿自觉的放弃玩积木。但是,教师发现积木区的幼儿还是多,这时候教师抓住了时机,“游戏结束时没有一个成品可以展示。于是,我请玩积木游戏的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玩积木的感受。孩子们纷纷表示地方太小了。没地方搭。”教师用自然后果法让幼儿学会人际交往,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VeS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