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课题名称]旋律的改编 [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课创作模块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其目的是通过音乐创作的学习,培养学生表达音乐情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单元的

admin2017-05-26  38

问题 对以下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
    [课题名称]旋律的改编
    [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课创作模块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其目的是通过音乐创作的学习,培养学生表达音乐情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旋律、改编旋律的能力。前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旋律的构成要素,本节课主要想通过“比较”这种有效学习的方式,对比中国歌曲《吉祥三宝》与法国电影歌曲《蝴蝶》,找出旋律改编的依据,并且通过改编节奏等几种方法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旋律创作或改编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作技能。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旋律创作或改编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中国歌曲《吉祥三宝》与法国电影歌曲《蝴蝶》,找出旋律改编的依据,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学习改编的几种方法。
    知识与技能:了解旋律、节拍、节奏之间的关系;了解“由于节奏的不同,同一旋律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情绪也随之不同"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
    找出旋律改编的依据。
    [教学难点]
    改编节奏的方法。
    [教学过程]
    1.“课前5分钟自由音乐空间”活动,由学生以小组形式介绍或表演他们所准备的有关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师生评价。
    2.导入,从报纸上的新闻“中国歌曲《吉祥三宝》涉嫌抄袭法国电影《蝴蝶》主题曲”谈起。
    3.对比欣赏中国歌曲《吉祥三宝》及法国电影歌曲《蝴蝶》,讨论两者在旋律、节奏、结构、歌词、风格、意境等方面的异同,了解什么是抄袭,什么是改编?
    4.阅读高中音乐课本《创作》,学习改编节奏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改变节拍,一种是改变节奏。
    板书:旋律、节拍、节奏的关系。
    5.举例说明:音乐课本上《小草》的主题乐句如果改为不同的节拍、节奏,将会使旋律的情绪和风格发生改变。这是一种改编的创作手法。
    6.唱一下《吉祥三宝》的主题乐句,请同学在练习卷上写下自己改编节奏后的旋律。修改并演唱、评价。
    7.小结。

选项

答案“旋律的改编”教学设计,较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合理、清晰,整节课以音乐要素为主线,引导着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来感受理解音乐;通过改编创作来想象、体验、评价音乐,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的音乐性与审美性。同时,该教师在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了相对应的策略,把封闭式的课堂改变为开放式的课堂,把“死”教材改变成“活”教材。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一环节是“课前5分钟自由音乐空间”活动,由学生以小组形式介绍或表演他们所准备的有关音乐创作方面的知识,并进行师生评价。这一环节,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音乐课的课时量极少,但音乐艺术的知识总量却浩瀚无边,两者之间形成了极大的矛盾,若按传统的教学,以学校、课堂为唯一阵地,并在规定的课时内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已经是有点不现实的事了。新课程的理念明确告诉我们: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只有打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课内外相关,校内外互补,课堂内把指导学生多渠道地学习音乐,交流各自所获取的音乐信息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自行交流,学习音乐,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外寻找、准备、梳理、展示内容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虽然5分钟是有限的,但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体验却是无限的。 第二,这一环节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思想理念和行为观,生本教育的方法就是充分依靠学生,认为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形象地说,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可以试想,台上5分钟的交流,对展示的学生来说,也许台下是50分钟甚至是500分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对于产生教育教学能量来说,原来依靠的是教师一个人,而现在是所有的学生都被发动起来同教师一同认识事物。单不说是反馈知识的信息量,仅仅是用于学习的能量,就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再说,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这种资源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并且形态也十分丰富,不管是课外的准备合作。还是课内的展示汇报,它可以是一个人单干,也可以是两人一小组或多人一大组等。这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培养学生通力合作的能力。所以说,该老师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第三,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导入,从报纸上的新闻“中国歌曲《吉祥三宝》涉嫌抄袭法国电影《蝴蝶》主题曲”谈起。这一环节首先体现了老师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敏锐的音乐洞察审美能力,能用音乐教师特有的音乐敏感与“触角”感受身边的现实音乐生活,并且能不为现行学校使用的教材所束缚,对教材进行有机地调整、融合、补充,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时代性、选择性、探究性的新课程理念精神。当今的教育是开放、动态、成长的教育,该教师这节课,就是对环境、社会“活”资源有机开发、挖掘的最好例子。 第四,本课教学设计的第三环节是对比欣赏中国歌曲《吉祥三宝》及法国电影歌曲《蝴蝶》,讨论两者在旋律、节奏、结构、歌词、风格、意境等方面的异同,了解什么是抄袭,什么是改编。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该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对比欣赏法”,让学生在对比欣赏中感知、辨析两个作品音乐元素的异同,在对比欣赏中实现了对创作模块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对比欣赏中明确两个作品是抄袭关系还是改编关系。该老师的对比欣赏讨论法用得好。而对比讨论的要素是两者的旋律、节奏、结构、风格、意境等,这些要素都是本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这种对比、讨论是切题有效的。同时也说明,教材只是一种知识的载体,不同的教材却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只是看教师怎么用而已,而从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教材的整合补充,不能忽视模块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 第五,本课教学设计的第四个环节是学习改编节奏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改变节拍,一种是改变节奏。而第六个环节是唱《吉祥三宝》的主题乐句,请学生在练习卷上写下自己改编节奏后的旋律,修改并演唱、评价。这两个环节的共同特征是让学生参与简单的音乐创作实践。这两个环节都安排得非常有必要,若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集体的改编、修改、演唱等实践活动中,学生永远都无法体验、享受到音乐创造的乐趣,更无法探究音乐创作的“奥秘”。在这两个环节中,老师想通过音乐创作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另外,演唱与评价这两个细节的安排也非常重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哪些地方有待改进,自己、同学一目了然;而通过评价,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相关认识就会有理性的提高与深化。这说明。该教师对创作模块的目标、功能还是心中有数的。 当然,“旋律的改编”教学设计也有它不足之处,比如,本课教学设计的教学难点是改编节奏的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难点是如何解决的却没有体现。教学,就是指“教”与“学”,教学设计就是指“怎么教”和“怎么学”的设计,而本课教学设计大多还是围绕教师“怎么教”而设计的,那么,从生本教育角度来看,不禁要问:“为教师的设计”就是“为学生的设计”吗?教师的意志就是学生的意志吗?教师的认识规律就是学生的认识规律吗?这些问题应该是值得我们全体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zS9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