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admin
2019-06-17
32
问题
阅读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部分内容。
要求: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问题探究、表格绘制等活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借助归纳法、设疑探究等方法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2)教学过程要点: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是一名爱旅游的人,每年都会利用假期到全国各地转一转。今年国庆假期我去了云南昆明,拍了些照片回来,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教师播放一组昆明的风光图片,请学生欣赏,最后将图片定格在昆明的一幢普通楼房上) 教师通过一个“考眼力,找不同”的小活动,对比昆明和本地的户外景观,设悬疑、提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理由: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生活中的现象有关的图片,启发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 (一)看动画、学地理——学习测量和绘制 问题设置 (1)气温会从哪些方面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呢? (2)气温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 (3)温度计需要放置在哪里? (4)一般每天测定几次?日平均气温怎样计算?在气温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 (5)我们将测量的气温值标在图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样做出来的曲线,能够反映多长时间内气温的变化趋势呢? 2.学生活动 (1)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归纳结论:气温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2)测量气温需要温度计。气温的单位是摄氏度。 (3)温度计需要放置在室外的百叶箱中。 (4)结合教材中的图片信息对日平均气温、表格中横纵坐标的具体含义、曲线反映的变化趋势等进行观察并予以回答。 设计理由:教师通过相关活动,使学生了解气温的测定和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绘制。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二)绘图表、思规律——锻炼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教师:大家能否用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年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在学习绘制气温日变化曲线图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教师将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利用教师提供的数据分别画出悉尼、巴马科、济南、格陵兰四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结合曲线图中的数据及曲线走向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 (1)悉尼与其他三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有什么不同? (2)每个地区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否相同?结合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明确气温年较差的概念。 (3)它们分别属于哪几个温度带?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陆地和海洋气温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后进行归纳。 (三)深入探究 教师将地理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搭配分成A、B两组,让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进行问题探究。 A组: (1)气温的高低与纬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2)南北半球哪里的等温线更平直,为什么?你还能发现什么? B组: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原因是什么? (2)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一10℃的主要纬度范围。 (3)图片中的低温中心是怎么形成的? A、B两组学生经讨论后,归纳总结。 A组: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等。 B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世界的寒极在南极洲。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米,气温约下降0.6℃。 设计理由:通过读资料、绘曲线、读曲线、得规律,一步一步训练学生运用资料绘制曲线图的能力和读图、用图的能力。 (四)学以致用 教师:我们今天学到了气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影响因素,那么让我们试着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 教师带领学生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以下内容: (1)民谚:午热晨凉,冬寒夏暑。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藏袍(动画,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4)昆明与本地气温的差异。 (5)夏天去海边避暑。 解释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除了纬度、海陆、地势因素对气温产生影响外,人类活动也会影响气温的变化。例如,人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异常升高。如果持续下去,人类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教师播放一段美国科幻片《后天》电影剪辑,适度拓展,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设计理由: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是新课改的重要思路。本部分的设计就是努力体现地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引导学生由现象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利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更好地生活。 三、课堂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结合板书和相关图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理由: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和总结本节内容,使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建立知识体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ii9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教材“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一节内容如下。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目的要求1.了解校园、公园、农田或者周边其他环境中的生物,记录你所看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2.尝试对你所看到的生物进行归类,初步认识生物
草履虫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现将100只草履虫移入150mL稻草培养液中进行常规培养,每天在固定时间对其进行观察和计数,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7所示。问题:实验开始后的第4~7天,观察到较多________生殖的情况;在实验开始后的第9天以后,观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同学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硫酸锰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硫酸锰的溶
在实际情景中,针对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改进而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知道酸碱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主题是()。
“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启发式教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结合上述材
()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将等质量的铜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有气体生成且质量最小的是()。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
随机试题
原始社会的集体领导方式不仅极其简单,而且常常需要结合【】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是
三等控制网1)工程概况××市的现有基础控制网,因自然环境变化、城市扩张、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计划在区域范围内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建立三等大地控制网。2)问题
下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必须坚持先咨询评估后决策原则的是()。
下列有关自然垄断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资料:A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表主要数据如下:要求:(1)假设A公司在今后可以维持2002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断增长的产品能为市场所接受,不变的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不断增加的利息,并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普通股,自乙公司原股东处取得乙公司30%的股权。该项交易中,甲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数量为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公允价值为2元),发行股份过程中向证券承销机构支付佣金及手续费共计50万元。除发行股份外,甲公司还承担了乙公司原股东对
市场经济的含义。
对于舌侧倾斜较明显的下磨牙,全冠的舌侧边缘最好为()。
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