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论”的角度比较孟子和苟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admin2020-05-04  33

问题 从“人性论”的角度比较孟子和苟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选项

答案“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地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 (1)孟子的“性善论”有以下要点: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认为人性“不可学,不可事”,包括人的生理本能和人的感知认识能力。这种自然本能中不仅不存在礼义,而且顺着本能倾向发展,人类社会必然产生争夺、伤害和淫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生存。这就证明了人本性是一种“恶端”,必须通过教育从根本上加以改造,使人接受礼义的约束。他还说,礼仪教化的产生就是为同人的天赋罪恶倾向进行斗争。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没有素质就无从加工,不经加工素质也不能发展。但是,恶的素质如何能被加工为善的品质?荀子为解答这一矛盾,又提出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观点,即认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人认识的“理”,任何人哪怕是下贱的“涂之人”,都可以通过教育而习得善,成为像大禹一样的圣人。这一点与孟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道理相通,表现出每个人都可以受教育的平等观念。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在阐明教育必要性之后,荀子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是有条件的,“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即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相顺相谐,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了。 (2)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苟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B1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