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和“顺应”发生的过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admin2019-05-06  27

问题 举例说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和“顺应”发生的过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

选项

答案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 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 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识,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让.皮亚杰(Jean Piaget)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即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而平衡是主动建构的动力。 你给婴儿一些以前从未见过,但似乎又有些熟悉的小物品,那么他们很可能会抓、咬或者敲击这些物品。换句话说,他们试图用已有的图式来了解这些未知的东西。同样的,一名高中生或许有这样一种学习图式:把知识写在卡片上,记住卡片上的内容。之后,她试图将这种图式用于学习诸如经济学之类的较难的知识,在这种情形下,这种图式或许是无效的。 有时,当旧有的方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奏效时,儿童或许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这个过程叫顺应。 例如,假定某儿歌具有敲击小物品的图式。如果给他一个鸡蛋,他肯定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敲击鸡蛋。然而,儿童的敲击图式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一点表现得并不明显。由于敲击鸡蛋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即鸡蛋破碎),这个儿童或许会改编已有的图式。他以后或许会重击某些物体而轻触另一些物体。仅通过记忆来进行学习的那位高中生也可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策略来学习经济学,比如与朋友一起讨论较难理解的概念。 无论是敲击鸡蛋的儿童,还是死记硬背而不理解的学生,他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用皮亚杰的理论来解释,就是产生了一种不平衡状态,即已有的经验和现在遇到的问题之间产生了不平衡。人们很自然地试图通过某些方式来减少这种不平衡,比如关注引起不平衡的刺激、建立新的图式,或者调整旧的图式等,直至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种恢复平衡的过程叫作平衡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TDg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