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

admin2013-10-11  22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住在寒带地区的北方人体格健壮魁伟,但不大活泼,较为迟笨,对快乐的感受性很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体格纤细脆弱,但对快乐的感受性较为敏感。北方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象青年人一样勇敢,刻苦耐劳,热爱自由;而南方人则心神萎靡,缺乏自信心,老头子一样懦弱、懒惰、不动脑筋,可以忍受奴役。”“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豁而柔弱、怠情、贪生怕死。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而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则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同时,民族居住的地域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小国宜于共和政体,大小适中的国家宜于由君主治理,而大帝国则宜于由专制君主统治。”
    材料二:在某高校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所进行了课堂讨论会上,小张同学发表了如下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决定认识。具体而言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读书无用。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当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全身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
    材料三:以下是歌手苏芮所演唱的歌曲《一样的月光》中的一段歌词:
    什么时候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
    什么时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
    人潮的拥挤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沉寂的大地在静静的夜晚默默地哭泣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1)材料一表达的是什么观点?并加以评析。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小张的观点的看法。
    (3)运用相关哲理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选项

答案(1)材料一表达的观点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或者说是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用。该观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违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生产方式(实践)、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构成。在这些因素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且其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单独发生作用。 (2)材料二中小张的观点是错误的。 其一,对“实践形式”的理解不完整。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包括人文活动)等。“读书”也是实践的形式之一即科学实验。 其二,对“实践决定认识”的理解有偏差,实践是影响认识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因素,但并非是唯一因素。看书学习即继承他人的间接经验,对提高认识也非常重要。由于个体生命和能力的局限,由于认识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通过读书和传授获得知识,是提高人类认识的必要和重要的途径。 (3)实践和认识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中介而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构成实践活动的三个要素是主体、客体和中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种在实践过程中所发生的主体、客体的变化,简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材料三歌词中的“我们”就是实践的主体;“世界”就是实践的客体。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和“世界”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本知识点如果运用联系的原理进行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SMs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