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admin
2019-11-15
30
问题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选项
答案
(1)“上限效果”假说的含义 “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活动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瑷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了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换句话说,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序或范围的知识。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受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2)对“上限效果”假说的评价 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须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 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念是很幼稚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nOUFFFM
本试题收录于: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作()。
“宁可……也不……”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
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这类合成词又叫“偏义词”。()
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的,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的。()
用国际音标标写从“一”到“十”的自然数,用五度法标调值。(福建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中国的汉语教学语法最狭义的理解目前是指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和80年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视听法。()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
随机试题
胰高血糖素能直接影响下列哪种激素的分泌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特征性症状是
用于方案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主要有()。
进口日期栏应填()收货单位栏应填()
某一行业有如下特征:企业的利润增长很快,但竞争风险较大,破产率与被兼并率相当高,那么这一行业最有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
阅读下列函数arrange(),回答问题intarrange(inta&#;,int1,inth,intx){//1和h分别为数据区的下界和上界inti,j,t;i=1;j=h;while(i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据此回答问题。图中信息表明()。
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2013年4月初,在产品成本为3.5万元。4月份发生如下费用:生产耗用材料6万元,生产工人工资2万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5万元,制造费用1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万元,该企业4月份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万元。
Nasreddinwasapoorman,sohetriedtogrow【C1】______hecouldinhisowngarden,sothathewouldnothavetobuysomanyint
求微分方程-cosxsin2y=siny的通解.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