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admin2016-01-27  40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1)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文言文“阅读与鉴赏”的要求,确定《兰亭集序》的教学目标并指明教学重难点。
    (2)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某位高中教师的《兰亭集序》的朗读教学设计。
    第一次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次朗读:
    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次朗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次朗读:
    带着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第五次朗读:
    熟读成诵,可当堂成诵,亦可晨读成诵。
    【问题】
    请自选角度对这位教师的朗读教学设计进行评析。(不少于两条)

选项

答案(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类、句式的特殊现象;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②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到“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2)①朗读不是毫无目的的朗读,朗读前要预设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有的放矢。在这一堂课中,教师围绕文章重点预设了一些问题,例如“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从每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等,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朗读都有目的,每一遍朗读都有任务。通过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受文本、感悟人生。 ②在朗读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齐读”“分小组朗读”“学生个人演读”等。在这堂课中这位教师就灵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课堂不呆板,显得有变化,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③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增加积累,形成语感。但这节课还有一些缺憾,例如,缺少背诵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朗读教学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W84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