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18年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均提出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请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出发,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admin2021-01-31  48

问题 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18年以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均提出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请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出发,并结合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选项

答案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第二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三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动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 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央行通过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的操作,使得整个银行业流动性增强,短期利率开始走低,但实体经济中的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和中小企业,仍然融资困难。2018年下半年,即使许多民营企业的发债成本大幅增加,却依然无法满足筹资需求。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经济周期下行、去杠杆措施的溢出效应以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非中性竞争体制三个问题被认为是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 第一,关于经济周期因素。在经济减速的阶段,各国都会出现违约概率和信用风险上升的情况。在这种时候,央行降低政策利率的效果有限,企业融资成本一般会提高。 第二,关于去杠杆措施的溢出效应(或超预期后果)。在落实资管新规的过程中,融资渠道大幅度减少,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失去了融资渠道。 第三,关于非中性竞争体制。经济下行过程中,国有企业有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的隐性担保,相对而言,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更大。 3.相关政策建议 (1)短期政策建议。 一是调整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微妙关系,保障在建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强化政策统筹协调。 二是多部门一起发力,解决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绿色环保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问题。出台的措施包括定向降准、再贷款、担保、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针对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支持工具,以及要求商业银行改善对民营企业服务的窗口指导等。 三是考虑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等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基本属于短期的救急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中性竞争的制度性问题。要真正建立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是长期不变的政策,制定国有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清理和修改不符合平等竞争原则的现行法规,处理违反平等竞争原则的一批案例,大幅提高相关政策的透明度。 (2)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中期愿景。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一项内容。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适应市场经济主体要求的货币政策框架,应该从明确和减少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明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建立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操作工具、建立专业化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 一是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过多,应该逐步收敛到稳定通货膨胀、支持充分就业和保障金融稳定三个目标,应该明确放弃与汇率、外汇储备等变量相关的目标。在放弃了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后,应择机宣布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明确以某个短期市场利率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逐步提高对市场进行前瞻性指引的能力。应该提高央行货币政策决策的独立性,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二是政府淡化经济增长目标,真正在良好公司治理下按照风险资本约束、根据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进行融资,微观主体的融资需求才能更为理性,货币政策也不再受到倒逼扩张的压力。 三是要按照市场功能统一的规则,适当放开不合理的金融业务管制,鼓励以交易技术和风险管理能力为主要目的的金融创新,真正提高金融机构产品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从而创造条件实现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并轨,明确短端(隔夜)政策目标利率,实现向利率为主的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 四是中国在全球经济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及其货币政策向以价格为主的框架转型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更加重视与市场沟通的有效性。为了提高货币政策沟通的有效性,人民银行应该在网站上同时提供充分的中英文信息,强化宏观经济预测的投入和能力建设,定期公布宏观经济预测结果,并定期举办媒体发布会。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BVQ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