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admin2016-01-27  45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或,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文本解读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则其好游者不能也。    穷:
②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观:
③而不得夫游之乐也。    极:
④后世之谬传而莫能名者。    其:
(3)本文的主旨思想是什么?

选项

答案(1)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②尽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又有谁能讥笑他吗?这就是我得到的收获了。 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原因了。 (2)①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②观:欣赏 ③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④其: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3)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道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Ot8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