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2007年)

admin2018-10-11  31

问题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    )。(2007年)

选项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孟子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而且是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形成论证政事必先论证教育、论证教育必先论证人性的思维习惯。
    孟子以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但同时,孟轲的“性善论”却又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成为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其二,“性善论”还包含了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所以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
    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揭示了人之“故”。人性之“故”就是“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尽管他说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但他又不认为人生来就具备现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道德的可能性。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谓“端”,是指事物的开头或缘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始点或可能性。可能不等于实现,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需要靠学习与教育,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孟轲以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没有教育,不要说性善,人就几乎无异于禽兽了。
    孟子所说的“善端”只是人的某种可能性,将可能变成现实,要靠教育、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促使人所固有的“善端”成长起来。
    题中原始材料充分反映了孟子教育学说的“内发论”特点。孔子的思想不具备这样鲜明的特点,荀子的教育思想属于“外铄论”,而庄子是反对传统的学问之道的。因此,本题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JV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