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缙云爽面是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名小吃,亦称土索面、索面。舒洪镇姓王村是缙云爽面的发源地、主产地,姓王土爽面加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 缙云爽面加工工艺经过了千年演变、发展、改进和提高,无不凝聚着

admin2022-11-30  37

问题 给定资料
        1.缙云爽面是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名小吃,亦称土索面、索面。舒洪镇姓王村是缙云爽面的发源地、主产地,姓王土爽面加工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
        缙云爽面加工工艺经过了千年演变、发展、改进和提高,无不凝聚着加工者的心血和智慧。在姓王村及周边村落有大大小小600多户在从事爽面加工,而每家每户生产出的面条却是同样的口感爽滑、麦香醇厚。纯手工制作的面条,如何保持稳定统一的上乘品质?秘诀就在于标准。
        早在2006年,缙云县姓王土面专业合作社就发布了一份《土索面》企业标准,对土索面的生产要求、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都做了规范。李子杰正是这份标准的主起草人之一,除了这份官方认定的企业标准,李子杰还整理了一份《缙云索面传承历史及制作工艺手册》,这份“民间宝典”对爽面的制作加工技艺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这就是姓王村爽面好吃的关键所在。”李子杰翻开工艺手册给记者看了几个配盐计算公式,“缙云爽面只用面粉、食盐和水三种原材料,口感全在这几种原料的配比上,根据不同季节、天气、湿度和温度,我们按照不同的公式来计算配盐量。”
        和面、多次发酵、搓条、盘条、上条、拉条、分条、抽细、晾晒、剪裁、包装,好味道一半出自讲究的制面程序,另一半靠的是高品质的原料。按照工艺手册的要求,姓王村用品质优良的小麦——浙麦908来制作爽面。这种本地种植的麦粉做出的爽面更为柔软、爽口、清香、有韧性,每斤零售价可以比普通面条高出5元左右。
        为了鼓励更多人加入这一行业,实施标准化操作,2016年,缙云县政府在电大缙云分校创设了缙云爽面师傅培训基地,聘请专业师傅,编制教材,开展培训考核发证等工作,至今已培训爽面师傅900多人次。
        “爽面培训班,不仅是教学员掌握规范的制作工艺流程,更要让他们了解爽面文化内涵,学习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走产业标准化之路,共同打响缙云爽面品牌。”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几道繁琐工序的爽面村民做起来得心应手,而他们对于市场销售却并不是很在行。在姓王土面专业合作社成立前,姓王村的索面多以家庭作坊式进行生产销售,为了打破这种各自小打小闹的市场困局,村民们开始思考走联合发展之路。在2005年6月,姓王村根据村民意愿,由业务骨干带头,吸收土面加工户入社,建立了缙云县姓王土爽面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合作社成立后,坚持以品质闯市场,对加入合作社的240多户爽面加工户实行原材料收购、生产质量标准把控、品牌化建设、产品销售“四统一”的生产服务管理制度。
        近年来,合作社又在缙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以名特优的模式进行提升改造,建立了姓王土索面产品检验室,更新了姓王土索面的企业生产标准,建立了标准防蝇防雨生产场地,村里世代传承的爽面制作家庭小作坊得以转型升级,爽面的质量和产量获得了提升。
        加入合作社的加工户,可以说只要用心做好品质面,就能当上“甩手掌柜”。“合作社成立的宗旨就在于为加工户提供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大家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抱团闯市场。”李子杰说,合作社通过参加各类农博会、展销会,加入“丽水山耕”区域品牌,扩大对爽面的品牌化建设,注册的“玉屏山”品牌先后荣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优质奖、丽水市著名商标等荣誉,打响了姓王村爽面的知名度,提高了品牌附加值。2017年,姓王村年产爽面1000多吨,年产值500多万元。
        吃得好,还要叫得响。为了让爽面形成品牌,打出名头,缙云县政府强化乡愁概念,打造乡愁产业,实施缙云土面发展“十个一”行动计划,这“十个一”工作包括:成立一个农合联、建设一个培训中心、建成一个体验中心、建设一个配送中心、建设一个销售中心、建立一套生产标准、讲好一个故事、打响一个品牌、建设一个小麦种植示范基地、打造一个缙云爽面节。
        乡愁承载的是乡土情怀和文化理念,它让离开家乡的人想念家乡,也让没去过那片土地的人们心生向往。姓王村村口的爽面博物馆,承载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怀。这座投资1000多万元的爽面博物馆在2017年10月建成,白墙青瓦,古色古香,历史气息浓厚。在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爽面文化,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爽面制作,品尝最地道做法的爽面的独特风味。爽面制作大赛、爽面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也将在博物馆里举行。
        “到了11月前后的爽面集中加工期,制面晒面过程是外地客人朋友圈中最喜欢晒的风景,拍了照,还带走一箱箱的爽面。”李子杰说,看了博物馆,又看了洁净美的加工环境,客人们情不自禁就“慷慨解囊”了。据了解,2017年,缙云爽面这份“乡愁”卖出了1.2亿元。
        2.“说他不懂,也不是一点儿都不懂,多少知道一些;说他懂,分内的事儿又办不明白;说他不作为,但人家也干活了。你说急不急人?”A县县委书记说,不怕不懂,就怕不懂装懂,还坐在台上指手画脚。这种“夹生干部”已成为改革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影响基层政策落实,成为提升基层行政效能的一大痼疾,甚至衍生软性不作为。
        B镇镇党委书记说,有的业务干部常以“没有相关规定”“按照惯例”等为由,挡住群众办事的脚步,有些早该给予办理的业务,因“业务夹生”一拖再拖,有些本该用足的政策,由于“夹生干部”的业务不熟练,只用一半,有些明明一次可以办结的,由于“业务夹生”,让群众大费周章,多跑了好几趟。“其实政策完备,但一些干部平时不深入学习,不认真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政策,导致群众办事卡了壳。”
        要知道,患上“业务夹生”“能力夹生”的“沉疴宿疾”,不但影响干部自身的成长,最主要还会降低为群众办事的效能和群众获得感,严重者甚至可能误导地方决策。
        北方某地农村改厕的过程中,有决策部门的干部主张当地全部推行双瓮式厕所,结果导致冬季管道上冻影响使用。还有干部坐在办公室里绘制农村灌溉沟渠走向图,结果正好与耕地走向交叉,致使相邻地块灌溉用水还得借道而行。
        北方某地有群众5个多月内4次打市民热线,寻求保护家门口的两棵古树,但乡镇干部和林业干部均以“不属实”为由,予以回绝。电话记录显示,群众第4次反映时的电话记录变为“过往车辆已将古树树枝撞坏,对此不满”。
        对群众的反映,当地林业局称,全县古树保护名录上一共只有9棵树,但没有群众反映的这两棵。为表示所言不虚,县林业局还提供9棵古树的详细信息。
        一天晚上,当地电视台播出了市民热线回访的现场画面:群众家门口一左一右长着两棵“一人还抱不过来”的大树,其中一棵树的枝干已断去一截。
        接下来开展的全县古树排查结果让县委书记和林业干部大吃一惊。这个县实际共有古树名木160多棵,远远超出9棵。其中100年以上的有86棵,而群众反映希望加以保护的那两棵树的树龄在200年左右。
        群众的4次反映竟然让全县“长出了”100多棵古树,对林业部门干部的专业水准无法不产生怀疑。
        这乍看是能力问题,其实还与作风有关。一方面,当初古树名木调查不实;另一方面,对群众反映不理不问。细看“夹生干部”的能力短板,不少都很低级,有的只需要查一下资料,有的只需打一个电话,或是到现场看看……但有些干部就是把简单事办复杂,把好事情办砸了。可见,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严重偏差,他们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工作上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甚至只要不出事,宁肯不干事。
        当前知识更新换代比较快,也许有人会觉得新政策新理论短时间难以全面掌握、消化吸收,但究其本质还是部分“夹生”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担当责任感欠缺、学习新政策新理论新业务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所致。G县县委书记表示,倘若“夹生干部”不改变思想,始终抱着“击鼓传花”的心理,治理基层只是纸上谈兵。“夹生干部”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有损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而J市市委党校副教授则认为,“夹生干部”不仅与宗旨意识淡薄、担当责任感欠缺有关,也与基层一线的干部晋升通道仍然不畅,上升空间有限,一些人由此养成“守摊子、混日子”的惰性心理有关。只有让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才能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推动各项工作措施和民生政策落地基层。
        莫让“夹生干部”影响基层政策落实,政策不掌握,工作没把握。熟悉分管领域的各种政策规定,应是干部分内之事。2019年3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要求,新时代干部须过“五关”,其中就有能力关,包括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等。基层干部要把党的宗旨深深烙在“心”里,把各项发展紧紧抓在“手”中,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要端正态度,切实加强各项改革政策的学习理解,做政策的明白人,增强运用政策和转化政策的能力,最大限度推动基层政策的落实。
        3.“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围四边,捂鼻子,踮脚尖,蚊蝇飞,臭熏天。”这首顺口溜是过去农村厕所脏乱差的真实写照。村民高泽明说,多年前,镇上村民家中都是旱厕,“蹲个茅坑出来一身厕所味儿是很正常的”。他说,厕所在当地曾经是个凑合事的地方,没有谁说专门盖间厕所,村民们都是在猪圈、羊圈等饲养牲畜的圈里随便围个栅栏作为遮挡。“我们当地人称之为‘灰圈’,上完厕所之后就用烧完土炕和炉灶里的草木灰盖上,但是‘灰圈’一遇到下雨天就进不去人了,味道也很冲。”
        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后,“灰圈”就被双坑交替式茅坑代替,这种茅厕改用黄土填埋,好多农户也加盖了厕顶,虽说不至于下雨天没法上厕所,但是定期清粪拉土却是个大麻烦,而且和“灰圈”一样,“冬天上厕所冻屁股,夏天又熏死人!”高泽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十多年前,村上开始推行沼气厕所,高泽明家也建起了标配的沼气厕所。比起从前的旱厕来说,沼气池平时完全封闭,厕所干净了很多,也不再有熏人的味道,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当作再生能源来利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大麻烦,高泽明说:“沼气厕所需要每年清理一次沼液,沼液的味道很刺鼻,而且量又大,一开始,家家都找车用泵清理,雇人用车辆拉运,可大多数人清理过一次之后,就都嫌脏嫌累不愿意揽这种活了。很难找到车来清理,我们只能自己用桶子一桶一桶地往外淘,每次清理完沼液就得好好洗一次澡才行,不然身上那股味道很久都散不掉。”
        沼气好用难打理,慢慢地,一些村民开始自建水冲式厕所。当时没有下水系统,村民们只好自挖渗井,污物污水直接排入井中,自然分解后再渗透到土壤中。虽然自家问题是解决了,但对环境却形成了潜在的破坏。
        自2018年以来,双湾镇大力推行“厕所革命”,镇上出资建起了统一的下水系统,并同时建起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新粮地村、陈家沟村、九个井村已经完成了下水系统的对接,3个村的800多户家庭用上了水冲式厕所,考虑到每户村民家中的马桶到大管网的距离较长,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镇上给每户村民在下水出户处设置了三格式化粪池。这个小小的化粪池,可以先对每家厕所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然后再排入污水处理厂。这样不仅对污水进行了初步处理,还能减少堵塞情况,即便以后有堵塞发生,也更加容易清淘。
        双湾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量是每天500立方米,村民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变成可以循环利用的中水,并用于村镇建设中的绿化带灌溉。这个小小的污水处理厂看上去更像一个小花园,周围绿树掩映,鲜花盛开,两边还有一个小小的荷塘,片片浮萍墨绿青翠,朵朵莲花含苞待放,而实际上,这个荷塘也是污水处理的一个环节,初步处理的中水在这里经过进一步的生物处理后,就可以再次利用了。
        “现在,我们污水处理厂每天的污水处理量是150立方米,一年可以节约5万多立方米的水资源,目前镇上所有的绿化带都是中水浇灌的。这样,既干净了家家户户,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美化了乡镇村社,你说好不好?!”说起这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双湾镇副镇长姚吉文满脸的骄傲与自豪。
        2019年9月,双湾镇的“厕所革命”将普及全镇各个村社。按照计划,全镇1800户农民将全部用上环保水冲式厕所,而产生的所有污水也全部净化处理。姚吉文说:“这将让我们的老百姓如厕更加方便卫生,让我们双湾镇越来越美丽,也让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4.吃过早饭,送孩子到学校,把老人收拾妥当后,拿上工具赶往耘盛书画室;铺开画纸,调好颜料,给已经勾勒好的山石树木绘上颜色,一幅色泽典雅的山水画便显现在眼前……这是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村民郭江如今的生活常态。
        在来耘盛书画室工作前,郭江在外地打工,一个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加上丈夫的打工收入,一家人的小日子还不错。但也有挥之不去的烦恼:两个孩子成了留守儿童,高龄的父母也需要照顾。2016年,郭江成为耘盛书画室的一名画师,在种田和照顾孩子、老人之余画画,赚钱顾家两不误。“在画室工作的时间比较自由,也可以把画作拿回家去完成。一幅画可以赚10多元,一天能画10多幅,一个月也能赚3000多元。”郭江说。
        在乌石村,有近100名和郭江一样的农民,农忙时扛着锄头下地,农闲时拿起画笔画画,实现了从“接地气”的农民向“高大上”画师的华丽转身。
        小河乡地处浏阳东部、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境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然而,因其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再加上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不能发展重工业,这里的青壮劳动力多数外出务工,贫困户较多。
        2016年以来,小河乡借助独特的自然风光,独辟蹊径,建设农村画室,培养农民画师,培育装饰画产业,开辟了“旅游+文化+扶贫”的新发展模式,在村里开设乡村画室,邀请画师免费讲授绘画技术,并免费提供绘画场地和耗材,由相关公司统一销售绘画作品,农民画师计件领取工资,让画室产业成为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脱贫的新路径。
        湖南三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皇碑村创办了小河乡第一家乡村画室。画室创办之初并不顺利,村民们对画画没有信心。“当时动员大会来了30多位村民,一听要画画,‘吓’走一大半。听完具体实施方案后,又走了一半。留下来尝试的5位村民,一位是本来就爱好画画,其他4位都是‘给个面子’。”三物公司艺术总监练亿章回忆。
        毫无绘画基础的农民如何绘出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山水画?练亿章给出的法子是针对性培训。首先,画室为村民们提供统一定制的宣纸,宣纸上有淡淡的山水轮廓,村民们只需照着样本临摹即可;其次,一幅画安排几个人合作完成,每个人各司其职,有人画山石,有人画树木,有人画花草,有人负责上色,作画技术难度不大,按照这样的模式,村民经过两三个月的培训后就可以熟练作画,每月能有几千元的收入。
        “这些农民画师的作品谈不上是艺术创作,相当于手工艺品,一般用于家庭、酒店等场所的装饰,主要销往海外,市场潜力非常大。”练亿章说。
        小河乡扶贫办主任罗翔介绍,在画室创办之初,乡政府就让村民获得了实惠,比如培训期间每月给村民发放补贴500元。随着画画的村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愿意拿起画笔尝试作画的村民越来越多,作画的积极性也逐渐提升。如今,小河乡已建立6个画室,有430多名“农民画师”,他们的作品广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2018年,小河乡画室产业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助30余户贫困户脱贫。作为画师,每月最多能赚到5000元,一些村民更是在画室里“圆了梦”。
        新河村村民黄英初在来画室工作前,是当地花炮厂的一名女工。韵墨缘画室在新河村建成后,黄英初报了名,主要学习画石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现在她一天能完成8张6尺长画作的临摹,一个月可以收入3000多元。
        乌石村村民邱长凤是罗翔眼中因画画变化最大的人。40多岁的单身汉邱长凤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2016年皇碑村画室成立之后,在村干部的动员下,邱长凤成为画室的一名画师,从事绘画半年后,每月能有近2000元的收入。“自幼住在山上,对树情有独钟,所以主要负责画树。”邱长凤说,“想攒点钱,娶个媳妇成个家,日子感觉有奔头了。”
        “画室产业已成为小河乡的三大产业之一。”小河乡党委书记梁民介绍,小河乡已经制定了《中国山水画乡发展规划(2018—2022)》,力争到2022年乡里每个村有1个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画室,建设1条至3条各具特色的画室一条街,培训画师2000人以上,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依托小河乡世外桃源般的自然风景,进一步加强与美术院校、书画协会等的合作交流,使小河乡成为他们的写生基地。”梁民说,小河乡力争到2022年,建成知名画家的工作室、美术院校的实习基地、画家协会写生创作基地、艺术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将其建设成集书画产业、创作写生、书画体验度假于一体的“山水画乡”。
假如你是小河乡政府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拟写一份公开信,号召乡亲们在农闲之余当画师。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完整;
(2)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3)字数在8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争做农民画师 圆梦乡村画室 各位农民朋友: 大家好!近年来我乡努力发展扶贫产业,借助独特的自然风光,独辟蹊径,建设农村画室,培养农民画师,培育装饰画产业,开辟了“旅游+文化+扶贫”的新发展模式,“农民画师”逐渐成为脱贫致富的好选择。为帮助大家获得更好的生活,现邀请您一起加入农民画师这一行列。 赚钱顾家两不误。画室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可以把画作拿回家完成,在种田和照顾孩子、老人之余画画增加收入。农忙时扛着锄头下地,农闲时拿起画笔画画,实现了从“接地气”的农民向“高大上”画师的华丽转身。 技术销路不用愁。村里开设了乡村画室,画师免费讲授绘画技术,画室将提供统一定制的宣纸,大家只需照着样本临摹即可。一幅画安排几个人合作完成,每个人各司其职,作画技术难度不大,一般经过两三个月的培训后就可以熟练作画。相关公司统一销售作品,销往海外,市场潜力非常大。 收入补贴很可观。画师计件领取工资,一幅画可赚10多元钱,每月能有数千元的收入。此外,培训期间每月还可领到500元的补贴,大家在画室不仅可以脱贫,更可圆梦。 职业稳定有发展。2018年,小河乡画室帮助30余户贫困户脱贫,画室产业已成为小河乡的三大产业之一。我们现已制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2年,建成知名画家的工作室、美术院校的实习基地、画家协会写生创作基地、艺术培训机构培训基地,将小河乡建设成集书画产业、创作写生、书画体验度假于一体的“山水画乡”。 希望有大家积极加入画师行列,为自己为家人为小河乡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小河乡政府 ××年××月××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4li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