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

admin2017-05-16  30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三个特征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逻辑的体系。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经济增长动力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巨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用过去的思维思考中国经济既不准确,也不现实。以经济速度而言,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经济增速将在8%以下、7%以上运行。以中国经济前三季度7.4%的速度而言,由于很多人不能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减速的趋势,就想当然地认为7.4%的增长是一个很差的速度,认为应该通过政策刺激,让经济增速再回到8%以上的高速轨道上去。这种高速依赖症,恰恰是因为没有意识到中国经济的这种巨变所致。习近平在演讲中精辟指出:“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十七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习近平还阐述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机遇,这是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在很多人看来.既然中国经济要减速,将要面临更多的是挑战而非机遇。事实上,5月份习近平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时候,首先明确的是“中国仍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常态只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是意味着速度要下一个台阶,而不是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摘编自新华网(2014年11月10日)
材料2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对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
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在发展速度上,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发展模式上,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型、效率型、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结构上,由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分割、区域结构悬殊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结构均衡和区域结构协调;在发展路径上,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清醒认识,彰显了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信心与决心。
摘编自光明网(地方网)(2015年5月20日)
(1)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1、材料2分析我国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选项

答案(1)从我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体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解析 材料l主要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实施背景。材料2主要说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刻内涵。
第一问要求考生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考生根据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联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点和材料1与材料2回答即可。
第二问要求考生分析我国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考生根据题目所要回答的问题,联系“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知识点和材料1与材料2回答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MvvR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