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的矛盾同旧社会主义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

admin2009-10-06  36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的矛盾同旧社会主义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1957年2月2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策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79年3月30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及这些理论的重大意义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选项

答案(1)①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有:第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第二,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第三,毛泽东在考察苏联正反两方面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②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重大意义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做了深刻论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与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有: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②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③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要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④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解析 本题结合了毛泽东思想与邓小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知识点。
   (1)回答第一问时必须对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背景有清楚的认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进行了分析,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考察苏联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与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发展。
   (2)第二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结合起来。邓小平继承与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知识点链接]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①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③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④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一般的概括。他当时认为与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生产关系主要是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又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当作主要矛盾。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同时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一些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而一些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如非公有制经济,只要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因此也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③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④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KH0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