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历史的一次提

admin2011-01-08  26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历史的一次提问:我们已经建设出一个“世界第二”的庞大经济体,我们能否同时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平安的和谐社会?这一提问刚刚破题,但破解之法就已经找到,这就是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不同步导致的一种客观存在。胡锦涛总书记在专题班上说,“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同时,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共存,由于社会矛盾具有普遍性,社会问题也必然普遍存在,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社会形态,没有一种社会制度不存在社会问题。任何社会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也不是简单的某个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在解决中国所有的社会问题时,不能短视,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挖掘某个具体社会问题背后的前因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纷纷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与传统社会阶层之间,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由于利益获取模式的不同往往会发生各种冲突与纠纷,这些冲突与纠纷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像农民工因讨薪而自焚跳楼、土地拆迁中的暴力争端等等社会性事件背后,其实都是阶层利益在冲突。
   我圉有超过2亿的流动人口,在中国的东西部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这种流动对社会管理提出很大挑战。相应的社会福利保障、公平正义诉求以及南此而引发的社会治理等问题就产生了。如何调动流动人口建设流入地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项社会福利,让流动人口不至于因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已经成为了城市化发展中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相比较人口流动,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更难以管理。互联网让信息迅即甚至呈几何级数传播,信息一传播到网上,引发情绪激愤。互联网强大的组织功能,把全世界各地看似一点联系也没有的人在不知不觉间组织在一起形成集体行动。在信息化环境中,人的社会交往不仪仅是实体的面对面的交往,而变成了网络的交往与沟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政府的意见也不断增多。群众与干部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社会诉求在增多,群众愿望在升级。党员干部在实现群众经济小康方面成就很巨大,但在群众精神小康方面却准备不足,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中国社会用30余年走过了两方社会数百年的历程,既有的价值观已经失去了共识,而新的价值观义没有真正形成。当出现价值真空的时候,一切行为都将自以为是,都将不可预期。有权的“官二代”信奉赢者通吃,自鸣得意而视法如无法;弱势群体则绝望无助,看不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便铤而走险非理性杀人。这往往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肥沃土壤。
   2.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在我国引起了一场“碘盐抢购风波”。地震之后几天,网络、短信等渠道有传言说“核泄漏会殃及我国海盐生产”,更有甚者称“碘盐能防辐射”。自3月16日始,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市民抢购食盐,导致这些地区食盐供不应求。之后不久,这股“抢盐潮”迅速席卷全国,形成“抢盐风波”。2011年3月17日全国食盐出货量为37万吨,约为正常情况下24天销量。截至18日15时,全国可供销售的食盐库存约133万吨。北京市17日食盐日销量为2700吨,中盐北京公司介绍,为保障食盐供应,17日早至18日凌晨一天时间,公司累计向全市投放食盐2900余吨,是正常供应量的15倍。后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出面澄清,风波才得以平息。
   3.公众科学素养的缺失、对传言缺乏判断力以及恐慌心理下出现的从众心态,是导致事件升级的重要原因。中困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3.27%。相对于公众自身科学素养的缺失,公共恐慌事件频发折射出的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薄弱点,更值得我们深思。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相关行业的口常监管和突发预案不到位,是导致群体恐慌的深层次原因。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孔繁斌教授表示,很多突发性公共事件是由于日常监管不到位产生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杜文东教授认为,恐慌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满足于对事发时的应对处置,而忽视事后的危机干预和公众心理修复,更容易导致公众形成恐慌心理。王世谊认为,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的正面声音经常要与谣言“赛跑”,而且很多时候还处于下风,公众宁信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也不信政府苦口婆心的规劝,这就说明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有所欠缺。
   在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在所难免。杜文东教授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应该在第一时间邀请权威专家、行业负责人等出面发布新闻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打破公众与政府间的信息壁垒。同时,注重用科学的手段、便捷的方式,深人群众当中,抚慰和疏导其焦虑心理,做好包括心理干预在内的“危机后干预”,避免类似恐慌的再次发生。孔繁斌教授指出,政府危机应对的功课应做在平时,坚决依法行政。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尊重群众利益,树立让群众信任的形象,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做工作才能取得主动权。
   4.《嘹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在沪苏渝皖等多个省市采访时发现,群体性事件不仅发生在现实世界中,在网络上同样发生。而其中一些负面“网络群体性事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对此,许多地方党政干部还缺乏足够明确的认识。对网民回应不足、不及时、不充分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做到‘一呼百万应’”,A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主任D说。如“干部出国旅游清单”事件,记者在网上搜索,仅“温州赴美考察团”一项,相关网页就高达八万多个。仅一条相关新闻的网页,网民评论就高达8098条。记者发现,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极容易成为网络热点新闻炒作的焦点。例如“史上最牛的中部地区处级官员别墅群”、“史上最牛的官腔”、“史上最牛公章”、“天价薪酬高管”、“天价公款账单”等话题,都是网上热点。
   曾任S市政府新闻办网络新闻管理处处长Z说,“史上最牛”加“三公部门”型的网络事件,溯其本源其实就是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涉腐”、“涉富”、“涉权”等三类事件。存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背景下,人们对于公权力如何参与社会利益的调整非常敏感,因此才会对这些网络事件如此关注。
   A省多位接受采访的基层干部认为,这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后果,在于事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量群众对党委政府的看法发生某种根本性的改变。一些基层干部分析,近期出现的一些“网络群体性事件”折射出在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扩散的情况下,整个社会情绪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网民行为也有变化:“从说到做”,网民开始对看不顺眼的干部违法违规行为动真格,呈现出“不处理当官的就绝不罢手”的态度;政治意识、参与意识萌发,如干部出国消费清单公开后,对有关干部作出了处理。随后,一些网民主动曝光一个个清单,“曝光-查处-免职”这样的“定律”,大大增加了网民的主动意识、主体意识。
   5.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近期某些“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暴露了基层党委政府对处置这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手段薄弱,而这个薄弱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缺乏清醒认识。受访的基层干部将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手段缺乏概括为“三个进不去”:对网络,基层党组织“进不去”,思想政治工作“进不去”,公安、武警等国家强制力“进不去”。更关键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反映,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目前依然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仅是百姓闲暇之余的聊天,而对其造成的心理情绪影响,进而导致人心向背的政治影响缺乏正确认识。这就导致一些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消息扩散,引发网络民意沸腾时,地方党委、政府仅仅依靠公安网络警察、地方宣传部门去应对处理,孤军奋战。
   从公安网络警察来看,其力量受到现行体制、技术的限制。A省一位公安网监主管干警说:“网络没有属地划分,可在现实中,各地公安遵循属地管理原则”。网上出现群体性事件时,往往是天南海北的网民就某一地的某件事形成聚集,如何把我们本已有限的网络处置手段整合,在紧急时能够做到快速联合反应,加以有效处置,目前尚无良方。从地方宣传部门来看,则缺乏法律手段。目前,我国每天新增3000家网站,其中90%为体制外的商业网站。对他们传播、转载不实信息,应依法管理,而现在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处置手段不足,主因还是基层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认识相当不到位。比如有的县处级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苦水”:“现在工作压力和强度比过去高得多,要完成的考核指标也比过去多得多,就这样累死累活老百姓还是不满意,真是想不通。”还有的基层干部对互联网存在明显的对立情绪,认为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不足为信,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负责“公共行政与媒体关系”课程教学的王石泉博士认为,过去许多基层领导干部对媒体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传播时代,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许多领导干部对当前网络传播的规律理解程度不深,还习惯于“宣传部把关”,导致“小问题引发大热点”,最终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王石泉等干部教育培训专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个人细节,加上网络高倍的“放大器”、快速的“传播器”等特点,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他建议,今后对领导干部的培训,要特别增加“互联网时代中,领导干部应当如何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近年来网上热炒的多起涉公案例,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和教训,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更加健康正确的财富观、权力观,维护好党和政府在互联网上的公共形象。
   6.调研中互联网专家指出,在涉及公共权力的互联网舆论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是各级党和政府通过权威发布和权威解读等方式,自上而下主动释放信息而形成的“官方网络舆论场”,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是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等新媒体只是传播载体:另一种是依靠网民自下而上的“发帖,灌水,加精,置顶”而形成的“民间网络舆论场”,“草根网民”和论坛皈主是这种传播模式的主体。
   目前这两个舆论场从关注内容到文章写作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实践中,“官方网络舆论场”在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等重大题材上占据统治地位,而“民间网络舆论场”在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行业垄断、社会保障、城乡差距等民众关心的话题上,更容易被网民认可。如何处理好两个“网络舆论场”的关系,让党和政府的声音以老百姓更加看得懂、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传播,成为互联网时代“网络护牌”的一项重点工作。
   近年来中央和部分省市领导主动上网与网民互动交流,网民对此持非常正面的评价态度。心理学专家肖泽萍说,看到领导干部在线“网聊”,一问一答之间就会让网友产生“同时存在”的感觉,一下子拉近了决策者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增加了民众对权力的亲切感。此外,许多法律法规和行政决策事先上网征求意见的做法,也得到网友们的普遍好评。
   而对于过去几年中各地逐渐建立起来的新闻发布制度,虽然能够第一时间将政府的决策通报给社会,但有些因为发布内容文件化倾向太严重,基层群众又无法互动交流,所以传播的效果反而偏弱。现存看来,只有一些针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领域的新闻发布,刊‘能最终成为网络传播的热点事件。冈此如何完善网络时代的政府信息新闻发布制度,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王石泉等专家指出,互联网时代下,每个公职人员都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传播是政府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还有许多基层干部对此认识不清。培训干部存互联网时代中如何主动设置议题,提高政府传播效果,在当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7.2011年2月19口,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号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I叶{,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L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强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m的位置,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史=加良好的社会条件。
   8.全国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C市通过综治力量一体化,存乡镇和街道以综治办为平台,实行综治、信访、公安、司法、安监、武装资源和力量“六位一体”;在村和社区以党组织为平台,建立综治工作站,实行综治、信访、警务、调解、治保、安全监管、民兵资源和力量“七位一体”。目前,C市有1600个乡镇街道、1万多个村社都建起了综治办、综治站,形成了治安问题联合防范、矛盾问题联合调处、重点工作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治理、基层平安联合创建、工作实绩联合考察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C市还建立了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通过“大下访”,两年共化解信访案件10.6万件,受益群众达600多万人。为充实基层综治维稳力量,C市在全市的乡镇街道配备了专兼职综治干部6000余名,在村社配备了专兼职综治干部1.4万余名,受到群众欢迎。C市J区X社区居民L说,虽然自己住在老职工楼,没有物管,但是警、镇、同、企四家一起抓治安,让大家觉得挺安全。
   T市H区尝试在建吕道街成立综合服务中心,其中设置了专门的综治信访中心。群众不但能来办理就业、医保、培训等口常业务,有了难事和矛盾纠纷还可以在这里“问事、办事、了事”。综治信访中心设立了6个接待室,分别负责警务接待、法律援助、社区检察、综治信访接待、司法咨询服务、心理矫正等多项工作,变“息访队”为“服务队”。中心还规定,一般性来访问题要日清周结,情况复杂或时间长久的历史遗留问题要30日办结,不能办结的要明确答复。2010年7月,当地某广场的26户商户因用电问题上访,综治信访中心接待了商户代表,与供电单位联系,并多次到现场了解情况,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综治信访中心副主任W说,虽然未能立刻解决商户用电问题,但中心热情负责的态度受到商户好评,有效地控制了事态的发展。
   S省M市着眼于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的长效机制,突出“事要解决”这个核心化解信访问题,将政法、综治、信访等工作整体推进。M市成立情报信息中心,建立“集中受理、归口负责、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稳定信息预警机制,开通了市委书记、市长公开电话,拓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两年来共解决涉及民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6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82.1%,全市信访总量下降40%。M市还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创新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出台了“信访十条”,完善了农村和社区信访体制、信访工作督办督查机制、领导干部参与信访工作机制、重大决策信访评估制度、信访工作流程标准化管理和信访救助制度。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五大惠民工程。近年来,没有发生一起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等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
   9.1963年,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毛泽东同志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之后,“枫桥经验”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和实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
   “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在社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指出。“政府要强在什么地方?强在民生上,强在公共服务上,强在社会管理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
   2008年11月25日,周永康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把化解矛盾作为主要任务,把强化基层作为关键环节,把专群结合作为最大优势;致力于关注民情、改善民生、发展民主、维护民安、促进民和,创造了“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建立了“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新机制,形成了“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的新格局,体现了“枫桥经验”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回顾总结“枫桥经验”产生发展的历程,尽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始终没有改变。发挥政治优势,相信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基础,就地解决问题,减少消极因素,实现和谐平安。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要一以贯之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创新。
结合“给定资料4~6”,请你谈谈如何看待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象?
   要求:分析合理,观点明确.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群体性事件,特别是关系到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的负面信息往往成为网络讨论的焦点,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部分党政干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网络传播规律理解不深,对网民的回应不及时、不充分;缺乏正确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手段,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负面消息甚至不实消息扩散,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公众的主动意识、主体意识、维权意识增强,对公职人员修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增强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权力观;增强紧迫性和危机感,深刻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处理好两个“网络舆论场”的关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新闻发布制度,坚持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网络主动设置议题,加强与公众交流,拉近决策者和群众的心理距离,增加民众对公共权力的亲切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v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