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admin2017-09-30  32

问题 简述朱子读书法及其对现代的意义。

选项

答案 朱熹酷爱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不要颠倒;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切实遵守;最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必须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应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虚心涵泳。虚心指读书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体会书中的意思,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涵泳指读书时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上,要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发愤忘食,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备发,决不放松,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所提倡读的书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读书法主要强调怎样读书,不重视书本与实际知识的结合。朱子读书法在当今社会,对于学生读书、教师治学和指导学生学习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代意义。主要归纳为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学以致道式的知与行,虚心修为好和勤奋持衡的道德观与学习观三个部分。 第一,启发式教学的教与学。朱熹的“熟读精思”教育思想反映了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教学原则中“启发诱导”的方法,朱熹认为,所谓熟读,就是把书读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所谓精思,就是要反复思考,琢磨涵义。这样就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做到从开始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更深层的理性认识。当学习者把书本“熟读”成诵之后,还要在读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当今中国社会,不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大学教师,都不应该采取“满堂灌”的教授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根本没有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造成学生课堂记笔记,之后不复习的恶习。学习知识应该当堂消化,不能拖,否则越拖越多。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然越俎代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 第二,学以致道式的知与行。朱熹的读书法中从熟读精思到切记体察,即从熟读到精思最后再结合实际生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指出,“学便是思,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对书本内容的思考与自身原有的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和总结,新知识总是在不断地顺应和同化中获得。把新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能使新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捡验,也使学习者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知行结合。现在的学者大多都搞理论研究,很少有机会把理论付诸于实践,有些理论更不能指导实践。学者在搞研究的时候,基本都是阅读和参考历史文献,对当今的社会热点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我们首先要“有知”,有充分的理论前提,其次要“践履”,把思想知识运用到理论中。空有理论而不谈实践,就是在纸上谈兵,空口无凭;只谈实践而没有理论,做事就横冲直撞,没有目的。 第三,虚心修为好和勤奋持衡的道德观与学习观。朱熹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出发,为培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人才,把德育教育放在了整个教育的首位。现在我们学习缺少的不是教育材料、教育论著和教育实验,而是一颗真正向学的心。有多少人是因为爱学而学习,又有多少人是真乐学而学习。学习不是只为混一张文凭,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为了自己求学若渴的心。古人总结出这些赋予伟大意义的学习方法,是为了让后人真正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因此,我们学习更应该立志于学、力戒浮躁、学有恒心、专心致至、学有所成。 总之,朱子读书法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教学模式,并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令人反思的教育价值。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XP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