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引出观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联系实际,针对性强,逻辑严谨,文字通顺,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其产量是一般种子的几倍,为了获得好收成,他托朋求友、不惜花高价买来一些。 谁知种

admin2016-04-07  31

问题 阅读材料,引出观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联系实际,针对性强,逻辑严谨,文字通顺,题目自拟,800字左右。
    有一位农民,听说某地培育出一种新的玉米种子,其产量是一般种子的几倍,为了获得好收成,他托朋求友、不惜花高价买来一些。
    谁知种子运回来当天,就被邻居知道了,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村民纷纷来找他。有的求他转让一些种子,他固然不干;有的询问种子的有关情况、出售种子的地方,他也拒绝回答。
    村民们见到这位农民拒绝回答,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愤愤离去,继续种他们原来的种子。面对此情此景,这个农民却喜不自禁,他想道:绝对不能告诉种子是从哪里买的,一旦别人也有了这种高产的种子,自己就失去了竞争的优势,那到秋时怎么还能比别人多打粮呢?
    随着春耕夏锄、时间的推移,这个农民玉米的长势的确比其他一般种子的看好。农民更是喜上眉梢,觉得自己不向别人“泄密”,搞现在的“独家经营”太高明了。
    然而,在他丰收大梦还没有清醒时,秋收时节到了。玉米脱粒后一入仓,他的收成也并不比邻居家强多少。而且这种玉米还皮子厚、脐子大,吃起来也没有原来的玉米可口。
    为了寻找原因,农民去请教一位农业专家,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了玉米不高产的原因:仅仅他一家小面积的播种,优种玉米不得不接受邻近地劣等玉米的花粉。
    种地如此,人生亦然,自私狭隘不会换来幸福,农民失去的也不只是高产而已。

选项

答案传播真善美汇聚正能量 故事中的农民为了使自己具有竞争优势,在收获的季节比别人多打粮,拒绝和村民们分享新玉米种子而搞“独家经营”,最终却没有得偿所愿收获高产。农学专家的话道出了原因:仅仅一家小面积的播种,使优种玉米不得不接受邻近地劣等玉米的花粉。种地如此,人生亦然,自私狭隘不会换来幸福,农民失去的也不只是高产。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高度繁荣的今天,与物质的极大丰富相伴而生的还有其对社会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从“小悦悦遭碾压,无人施救”到“老人摔倒,没人敢扶”,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潜规则盛行……“负能量”强势来袭使我们倍感无力。 一面抱怨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以往的真挚和亲密,一面又在对他人的坦诚和友善心存怀疑和芥蒂;一面期许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和惊喜,一面又在对旁人的疾苦和求助嗤之以鼻;一面感叹鲜少的“见义勇为”和更多的“见利忘义”,一面又在“精明”地考量着每一个行为的“陛价比”和“回报率”。原来我们一直把“负能量”归咎于“大环境”,而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我们自己。面对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政府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和奉献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就在人们激烈抨击社会正能量缺失的同时,“最美人物”为社会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暖流,崇高的道德不仅在遥远的传说和故事中,更在百姓日常的生活和实践里。这些普通人从幕后被推向前台,是因为他们对美德的坚守令人动容,我们听得清、看得见、触得着,可信、可学、可比。他们是引领社会风气的价值坐标,如果我们社会到处是最美丽的平凡、最真实的感动和最温暖的关怀,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呈现最和谐的环境。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少一些实用主义,多一些道德理想;少一些利己意识,多一些无私奉献;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可持续发展。网民冠以“最美”表达着内心的认可与尊重,少一些索取,多一些给予,使真善美得以传播,让正能量驱散人们心头的阴霾。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Jy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