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admin2019-05-25  35

问题 试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两者的异同。

选项

答案(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就是性(心理性欲)的发展。根据力比多投放的部位,可以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0~1岁):力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吃奶和吸吮给儿童带来最大的快感和满足。第一阶段为0~6个月,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没有认识到其他人对他是分离存在的。第二阶段为6~12个月,儿童开始发展他人的概念。 ②肛门期(1~3岁):排泄给儿童带来最大快乐。 ③性器期(3~6岁):这是一个激动不安的时期,性器是儿童快乐和满足的主要来源(主要以游戏方式来完成)。男孩出现恋母情结和阉割焦虑,因此极力模仿父亲,企图代替父亲的角色;女孩出现恋父情结和阴茎嫉妒,开始吸引异性的注意力(弗洛伊德关于性别角色获得机制的解释)。 ④潜伏期(6~11/13岁,女11岁,男13岁):力比多投入到学校学习和大运动量游戏中去。潜伏期是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⑤生殖期/青春期(11/13岁以后):友谊,谋职,求爱,结婚。 (2)艾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框架,但更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个体人格发展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互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 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阶段1(0~1岁),信任对怀疑;阶段2(1~3岁),自主对羞怯;阶段3(3~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4(6~12岁),勤奋对自卑;阶段5(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6(18~25岁),亲密对孤独;阶段7(25~50岁),繁殖对停滞;阶段8(50岁后),完美对绝望。个体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阶段5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青少年就会获得积极同一性,并形成忠诚的品质。 (3)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将人格发展局限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特别强调潜意识和早期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而艾里克森则更强调自我的作用,将个体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关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划分的阶段只到生殖期为止,而艾里克森将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了成年晚期。 ②联系: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是对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的继承、扩展与修正。

解析 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将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完整地论述出来。接着,进一步比较他们观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者的心理发展观主要是对心理发展阶段性的划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HAWj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