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

admin2016-01-15  37

问题 【材料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要研究在一些省区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材料2】
    2014年9月1 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议指出,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在推进简政放权,尤其是实施商事制度等改革后,新设企业大幅增加。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特别是在改革中“呱呱坠地”新生者的扶持,让它们在公平竞争中搏击壮大,可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能增添社会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有学者表示,过去我们的创新主要源于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少数精英的创新,而万众创新则需要进一步激发小微企业、草根大众的创新活力。
    【材料3】
    近年来,深圳创新发展令人瞩目。解码深圳独特的创新基因,可以看到,深圳有活跃的创新企业群体,企业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城市有适宜的创新氛围。有学者认为,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等“硬环境”而言,政府对“软环境”的营造是深圳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因。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来了深圳大不一样,规章制度比较明晰,按部就班做就可以。我每天都能保证有7小时待在实验室,企业的创新发展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政府营造的宽松的环境。”
    【材料4】
    最近,“创客(Maker)”进人大众视野,并被赋予了代表创新前沿的新标签。S市就是这样一个创客集聚的城市,这几天,S市“源动力"创客工作室门前人头攒动,很多人专程赶来,迫不及待地想在这里找到实现自己创意的办法和途径,也有些人满怀好奇前来一探究竟。
    在“源动力”创始人杨女士看来,创客并非高不可攀,也没有身份、专业、年龄的限制,任何人只要有想法并且动手去实现这个想法就是创客,很多人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迈出第一步。谈到创客工作室的未来,杨女士信心满满,这种信心一方面来源于她对创客未来发展所持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是源于S市独有的环境。杨女士坦言:“别的地方一说起创新,就会聚焦于那些耀眼的企业,对小创业者们往往不屑一顾,创客常常被讥讽为‘不务正业’‘异想天开’。可在S市,我们获得了社会的认同,而且有条件把创意变成现实。”对此,很多创客深有同感。
    创客A说:“在S市,设计、制造上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个把小时车程范围内就可以找到所有你需要的东西。”
    创客B说:“在别的城市,我想开发一些有创意但是不赚钱的项目,很难获得别人的支持和合作,但在S市就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几年我接触到的创客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他们平时是设计师、工程师、教师、医生,下班后大家聚在一起聊的是如何制造各种好玩的东西,如何用技术去实现天马行空的想法。当然,纯玩可以让大家很开心,但变成产品就更有意义。”可现实中,创意转化为产品存在着诸多挑战。在很多地方,创客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创客的产品量小,市场前景没有保障,鲜有企业愿意合作。
    创客C也深有体会,他2013年设计出了一款智能手环,一开始在老家某城市找了几家电器设备生产厂商,但厂商一听说订单只有几百件,都断然拒绝了,可在S市,有不少愿意为创客服务的工厂,能为创客生产个性化产品,而且没有数量限制。现在,这款智能手环已经在S市成功投产。目前,已经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在S市建立了专门为创客服务的工厂,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愿意向创客提供投融资服务。S市政府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中提出要鼓励支持创客的发展壮大。
    S市正成为创客的天堂和乐园。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在S市,只要你端着一杯咖啡,打开笔记本电脑故作沉思,很快就会有人过来找你聊创意、聊合作。
    【材料5】
    近几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出现了一些以创业服务为主题的咖啡馆,如“车库咖啡”“爱塔咖啡”“起点咖啡”等。车库咖啡馆的创始人说:“它其实是一间民间自发生成的,披着咖啡厅外衣的小微企业孵化器。”这些咖啡馆的投资者并不以咖啡馆的短期收益为目的,而是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开放、交流、合作、资源对接的聚合平台,构建找人、找钱、找市场的生态圈,通过帮助创业者成长壮大来分享未来收益。不少初创企业从这里孵化出来,快速成长。
    【材料6】
    2014年,某省“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晒”出了他制作的“行政审批长征图”,长达5页的A3纸张,详细记录着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需经过30多项审批,盖上百个章,全程最少需历经272个审批日。但实际上,很多项目审批需时少则1年,多则3年,“审批涉及的部门太多!”该人大代表说,“有些流程盖章是盖套章,既费时,又费事,企业三天两头在这些部门转悠,却总有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
    【材料7】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园、研究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各类科技园区,在林林总总的园区中,不乏客观条件比硅谷更加优越的,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园区可以跟硅谷相提并论。例如,美国“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在同一市场上活动,开发的技术相近,区内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学,结果却是后者蒸蒸日上,前者逐渐衰落。某著名经济学家指出,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因此,如果希望本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地发展起来,就不能只盯着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而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去。
    【材料8】
    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深圳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举措。如:设立了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在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施“孔雀计划”,提出5年内重点引进并支持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圳创业创新,吸引带动10000名以上各类海外人才来深工作;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对世界一流杰出人才、国家级的领军人才提供购房补贴;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处,进一步拓展海外人才联系和引才渠道,畅通用人单位和海外人才之间的供需信息交流。
    【材料9】
    某市最近举办了一次企业家创新论坛,在谈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时,企业家们感触颇多,尽管近几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仍有部分领域存在薄弱之处,比如:行政执法能力薄弱,司法保护能力不强;专利成果转化率低下,特别是在发明专利方面,空有申请数量,却无转化的质量;有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有的企业维权积极性不高,有的企业维权经验不足,维权的成本高、时间长,尤其是异地维权相当困难。
    【材料1 0】
    “为了1亿元贷款,我跑了全国近10个大中型城市,”某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说,“创新型轻资产企业没有贷款抵押物,新生产线始终无法落定,最终是深圳某银行放款1亿元,救了急。”
    金融服务从“生产环节”向“创新全链条”延伸,是有效链接资本和创新资源的桥梁,也是深圳综合创新生态的基石,有学者指出,深圳目前是金融机构协同效应最为显著的城市,通过建立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柜台交易、技术产权交易、技术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圳的科技金融体系已初具样本效应。
    【材料11】
    2014年12月,深圳第十届“创意十二月”的重头戏——“琴舞之魂”大型原创晚会在南山文体中心剧场上演,这台晚会堪称一场精彩纷呈的“青春艺术汇”,汇聚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涌现的精品佳作,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充分融人了创意元素,以其独辟蹊径的创意,令人叫绝的舞台呈现和寓意丰沛的内容征服了观众,成为本届创意十二月中的抢眼之作。至今,“创意十二月”活动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在深圳乃至全国影响深远,成为深圳市民追求创新的一个重大节日。
    【材料12】
    据统计,2013年,全国公共财政科技支出超过5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但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的投入严重偏低,占科技支出的比例不到5%,远低于创新型国家15%以上的比例。
    2014年,某市财政安排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近6%,力度可谓不大,但由于申请程序严苛又繁杂,只有8%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得到过政府资金扶持,大量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政府资金的“雪中送炭”。
    【材料13】
    2014年12月7日,国内首个深港合作的国际化青年创新创业社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开园,梦工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可容纳200家创业企业或团队入驻,规划打造成为有创意、有活力的小型公司的孵化器,助力深港两地青年创新创业。
    “在香港,找间好点的办公室,租金起码每月两万港元,但在梦工场,入驻企业首年免租,省去创业初期的租金烦恼,对我们相当有吸引力。"香港青年创业代表说,“在这里开办企业手续大大简化,还能享受投融资、会计、法律等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难题。”
    “整个园内低密度规划,设计简约时尚,附近设有人才公寓,铺设了专线光缆,速度达百兆,免费WIFI全覆盖。同时,这里还开设了青年创业学院,为我们搭建了跨界交流的平台。"有意人驻园区的某企业负责人说,“人驻企业都将按1 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境外高端和紧缺人才可享15%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优惠。”
    “园区颇具港味,通讯可享受香港市话收费标准,设有港式餐饮,很有亲切感。"某企业员工认为,“园区的很多服务都是从创业者的需求出发来创设的,集聚了众多的优秀创业青年,可以实现思想的碰撞,我感觉这里就是创业者的天堂。”
    “深圳毗邻香港,两地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合作,把市场做大了,更有利于外资的进入,从而推动产业化的发展。”香港青年联合负责人表示。
    【材料14】
    目前,深圳某园区举办了一场跨越太平洋两岸的实时互动论坛,众多国际企业巨头在位于硅谷的会场,与深圳的会场实时分享最新鲜的“干货”。该论坛是201 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盛事——全球APP开发创意争霸赛的系列活动之一,是深圳同硅谷之间首次就某一具体领域展开的、由全球顶级企业高层参与的实时互动论坛。据悉,这种类型的分享会有望在今后成为常态,深圳的创业者将有机会加快融人全球创新圈。
    【材料15】
    有关资料显示,科研创新成功率仅有10%左右,而失败率却高达90%。显而易见,失败是创新的常态。但在我国,“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长期以来十分盛行。很多人对创新抱有急功近利的态度,恨不能“今天给鸡撒把米,明天就要鸡下蛋”。这就导致在创新活动中,原始性的创新难上加难,勇于创新者碍于舆论压力等常常半路退出。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据报道,美国每年至少投50亿美元支持癌症研究,成果产出却十分缓慢。“失败”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因此而受“白眼”或者被终止资助,他们有价值的新想法依然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英国,有企业规定,如果员工在一年之内没有“合理失败”过一次,将会被解雇。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失败就证明员工在岗位上没有创新。以色列的文化和制度培养了人们面对失败的独特态度,它引导创业者对失败的创业经历不断进行建设性总结和利用,然后再尝试;而不是让他们长久忍受非难,并将其边缘化,在以色列雇主看来,如果来应聘的员工没有经历过创业失败,那他的经历可能是不完整的。
    【材料16】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指出,大多数创新并不是孤独的梦想家所带来的,而是由千百万普通人类共同推动的。他认为,中国本土创新现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这种创新还没有覆盖到企业界的每一个人,一直到草根阶层,公共部门或者国有企业因缺乏商业判断力、商业洞察力和商业经验,难以在创新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本土创新、大众创新需要人们有所为,人们更有意识进行创新,需要有特殊的文化,需要有一系列的价值观。
请从政府工作角度,围绕“如何优化万众创新的软环境”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鲜明,紧扣主题,论述充分;
(2)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4)字数10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打造万众创新的软环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要想在经济发展与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的突破点就是创新。尤其是对于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市来说,创新更是其发展的生机与灵魂。微小企业的兴起、创客群体的崛起,都已体现出深圳市对于创新的重视与开拓。然而,如何进一步推进这种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仍需政府部门作出更多的努力与投入。 宽松明晰的制度是实现万众创新的基本保障。深圳市之所以有众多的微小企业、创新企业拔地而起,与近年实行的简政放权政策息息相关,想法变成现实无需再绕过层层审批与无形障碍,少走程序上的弯路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激发了更多人去实践创意和想法的热情。同时,当这些企业成立以后,明确清晰的制度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还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是实现万众创新的持久动力。如果一个城市处处充盈着各种创意与想法,而且没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自然会吸引更多有想法、有创意、有斗志的人涌入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潜力。因此,当深圳市各种创业咖啡馆应运而生,各种创意活动异彩纷呈之时,不仅为众多创业者搭建了资源与合作的平台,也令这座城市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是实现万众创新的重要保证。科技竞争的实质依然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除了吸引鼓励具有创意想法的外来人才,还要注重当地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活动,深入项目,培养大众集思广益和善于思考与探索的创新精神。另外,还要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尤其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借鉴他国创新的一些优秀经验,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与国际元素融合,使中国的创新走向国外,摘掉只会“拷贝”的旧帽子。同时,对于一些有想法却无力实现的企业,政府也要加强资金上的帮助与支持,使之有实现的可能。 总之,万众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仍需各方的共同努力,不仅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要有拓荒者坚韧不拔的信念和决心,更要有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广阔胸襟,从制度、氛围、人才、资金等各方面做好全力保障,激发正能量,使改革创新始终走在充满活力的康庄大道上,促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民族梦、创新梦! (陈鲁)

解析 该题目立意难度不大,但是一定要注意审题。题干中已经界定了文章写作的角度,即“政府工作”,那么文章的立意应该从政府的工作出发,不应脱离政府工作而夸夸其谈。材料中关于政府公众创新环境的材料主要涉及简政放权、留住人才的激励方式等“体制机制”方面的软环境;还提到了通过金融创新、加大财政科研支出比重等方面为公众创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材料最后还提到,束缚公众创新的重要原因在于公众畏惧创新,在思想上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政府应当引导公众形成自由开放的创新氛围。
    可从以下三个分论点立意来谈政府应该如何为万众创新创建良好的软环境:
    1.宽松明晰的制度是实现万众创新的基本保障;
    2.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是实现万众创新的持久动力;
    3.雄厚的人才和资金保障是实现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eh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