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台湾的小众 王安忆 ①自从接触台湾的出版业,学得了一个名词,就是“小众文学”的“小众”。显然是相对“大众”而命名。这一个简单明了

admin2019-08-05  41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台湾的小众
                        王安忆
    ①自从接触台湾的出版业,学得了一个名词,就是“小众文学”的“小众”。显然是相对“大众”而命名。这一个简单明了的划分是从接受的立场生发的。于是,无论多寡,读者还是走进了写作的生活。有时候也会问一问自己:谁读你的书?
    ②从销售的量看,我大约是归“小众”的,我也情愿归“小众”。决不是对大众有什么蔑视,而是自觉不够有大众对时代的热烈和激奋,常是居于寂寥的个人的内心,那当然是不能期待于太多人注意的角落。
    ③本来,不大有机会去思想:“小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群。因是生活于“众”内,时久天长,谙熟得很,似乎已是水乳交融。挤挤挨挨的人中,再不相关,也终是唇齿相依。所以就站不出来,审视自己的受众。然而那年到台湾,这个问题却忽地第一次跳出来。
    ④大约是因为疏离,一下子走不进去,就只得站开了看。还因为“小众”这个名称是台湾兴起,台湾便成了“小众”的策源地,就有些寻找源头的意思了。
    ⑤到台湾,最先扑面而来的是,台北街头,汹涌而过的摩托车流。摩托车手多是罩着头盔,有的还戴着阻隔废气的口罩。看不清他们的面容,只有他们的身姿,是紧张和激越的,而且彼此相像。有些像科幻片里的太空人,或者玩具铅兵。他们坐在不熄火的腾腾跃动的车座上,只等前方路口交通灯一变颜色,哗地驶去。这真就是大众的身影,数量的大,以及效率,和时间赛跑的雄心,造成了一个行动的世界。在这世界里,那个“小众”的静思与玄想,还有栖身之地吗?他们不会变得太过虚无?可是他们不在其中,又在何处呢?
    ⑥车往山上走了。离开闹市,耳根刷地静下。清晰可见一片雾游过来,朦胧了视线,再又飘飘摇摇地游走,真是仙境。车所停靠歇息吃饭之处,均有茶农开的茶店。不忙着买卖,先坐下,聊天,一边点火煮水。用小量子从茶袋里舀出新茶,倾进紫砂茶壶,滚水冲入。第一浦不喝,洗茶杯茶盘;第二浦才斟上,半口多的一盅。即刻,茶香满口。然后才谈交易。虽是一斤半斤的生意,也是寸步不让,每次压下五十元都须煞费心计和口舌。这是劳动的大众,跟“小众”无关。他们凭一双手吃饭,看人的眼光是直的,取钱交货的手掌心向天,良心也可向天。没有一点不该,所以就没有什么商量的。他们其实是过着一种哲人的生涯,不是用脑,而是用手足。田里的作物一日一日养大,成熟,变成衣食,思想也有了果实一一人,便是为此活着。在寻找“小众’’的路上,我显然走了歧路,好在并未白走。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存在着,像杯子中曼妙的嫩叶。这让我隐约有了关于“小众”的启发。
    ⑦在高雄,我去了“眷村”。何谓“眷村”?1949年后,失利的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聚焦在一起,形成村落,使命名为“眷村”。其实有点像军队的“家属大院”。看一下“眷村”整条街上的餐馆招牌,就够我大吃一惊:重庆小面,上海小笼包、东北水饺……在“眷村”人到来之前,无法种植小麦的台湾人从不吃面食,“眷村”人用面粉把重庆小面改良为牛肉面,从此,台湾牛肉面成为台湾最著名的美食之一。而饮食的背后,是依依眷恋的故乡。每一个招牌背后的主人,肯定都有在大历史时代留下的记忆。我看着车窗外,这些人的脸重叠在一起,就有了一种历史的印记。历史悄然改变着一个人生活的底色,这应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记忆。这也是大众啊。但“小众”的自觉大约就来于此。
    ⑧还有台南的大天后宫,那密密稠稠的烛火,且是象征大众的祈愿。都是微小的,贴己的愿望,可集在一起,却是壮丽。这些烛火挤得都能听见喊喊嚓嚓的声响了,五色的缎带也在风中切磋出寒牢声响,在虚空里盛满着热闹的人心。那热闹的缝隙里面,虚空穿墙而出,可就是“小众”?他们的清寂面容,映在烛火的溶溶光影。在那些结实,平俗,甚而难免粗砺的祈祝里面,是否寄寓着他们乖决的性情?给这热闹里注进一点警醒。
    ⑨我猜想,“小众”大约就是这样包在大众里面的。在台湾仅去过一家书店,就是诚品书店。书店外车流滚滚,门口的小吃店前也是排着长队,热闹非凡,但是一推门进店,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依热是很多人,但听不到任何声音。他们或站,或倚,或坐,或凝眉,或微笑,或冥想……书店隔绝了闹市。他们每个人也隔绝了彼此,将自己关在大漠雄关的古战场,关在才子查佳人的温柔乡,关在诗词歌赋的韵文里,关在诸子百家的思辨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真实,我感觉看到了渐渐渗进大众之中的“小众”。
    ⑩那么说,“小众”分明是布在大众里面了。那摩托车流,玩具铅兵一样置在掩护下的脸上,是什么样的神情?他们急骤地掠过,掠过,力不可挡,在那行动的身体里,有着如何的内心?是一个大秘密。(选自《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试解释“在寻找‘小众’的路上,我显然走了歧路,好在并未白走”。

选项

答案这些茶农是劳动大众,与“小众”无关。虽然是“歧路”,但是让我对“小众”的理解有了启发,开始注意台湾民众的个体特性。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CNZGFFFM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题库普高专升本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