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十面埋伏》

admin2016-04-13  24

问题 民乐《十面埋伏》

选项

答案《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中国传统乐器琵琶“武套”曲,曲谱最早见于181年的《华秋平琵琶谱》。 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的形式。现流行的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分别是:“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它结构完整,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之战。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AJH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