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中国女排是一支冠军之师,也是中国体育标杆式的团队。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排一直都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从未在世界女排一流队列里掉过队。最近几年在老女排代表人物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连夺三次世界大赛冠军,所展现出来的女排精神让国人为之振奋。

admin2022-07-12  39

问题 材料1
    中国女排是一支冠军之师,也是中国体育标杆式的团队。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排一直都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从未在世界女排一流队列里掉过队。最近几年在老女排代表人物郎平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连夺三次世界大赛冠军,所展现出来的女排精神让国人为之振奋。
    在2019年9月14日中国首战对战韩国3:0胜利后,曾7次征战世界杯的女排主帅郎平表示:“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升国旗、奏国歌”,这6个字振奋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中国女排的爱国是刻进骨子里的!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
    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是女排精神不变的底色。中国女排自建队以来,始终坚持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还是工作人员,每个人都为了集体的荣誉拼搏、奋斗。
    郎平说:“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女排当年是从低谷处向上攀登,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正是过去几十年里几代人的风雨同舟,才铸就了中国女排这个闪耀着团结协作光彩的英雄集体。
    中国女排队长朱婷说:“有时候训练很辛苦,我就会想到,打排球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集体荣誉的一部分,就会咬牙坚持下去。”集体主义精神不仅展现在中国女排过去的训练、比赛、生活中,还将传承下去,成为中国女排接续奋斗的强有力支撑。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国女排教练袁伟民认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依然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谜题,靠的就是“迷”。于是,袁伟民将这股“迷”劲儿带入中国女排,要求队员们对排球也要极度专注和热爱。在训练时,他要求队员们拼尽全力,克服苦累和伤病等困难。在比赛中,他要求队员们极度专注,无论对手强弱都不能松懈。为了让队员记住比赛中的教训,袁伟民会在赛后把所有球员留下加练,一直练到很晚才离开。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成为中国女排不断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传家宝”。
    如今,中国女排每次比赛暂停时都会讨论在场上的得失,不只是主教练会指导队员,女排姑娘自己也会和队友沟通。当再一次准备上场时,她们总是士气高涨,杀气腾腾。必胜的信念,这是女排精神。只有敢于胜利的人才能获胜。
    在一次防守中有两名队员因为救球倒地,自由人王梦洁在比赛中多次鱼跃救球,小身板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她每场几乎都会遭到对方主攻手的重击,但她却从来没有倒下,这种坚强的毅力就是女排精神。
    朱婷说:“我觉得我心中拥有梦想,有目标和追求。选择了排球的职业道路,能取得成绩,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我们会尽我们的力量去争取每一场球的胜利,争取最好的成绩。”
    从不放弃,始终贯穿着中国女排的过去和现在。
    2013年9月,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只拿到第四名。第四名,是女排征战该赛事30多年来的最差战绩。最困难的时候,郎平言传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励女排姑娘们扛过去,并带给她们真正的竞技水平成长。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仅以小组排名第四进入八强。然而,接下来女排姑娘们力挽狂澜,夺得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2019年6月6日晚,女排的一场大逆转再次惊艳世界,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结束了最后一场比赛,国际排坛的两支顶级强队中国女排和意大利女排狭路相逢。两支球队过去六次交手,中国队全部失利,此次比赛开局0:2落后,在如此被动的局面下,姑娘们没有放弃,顶住压力,破除心魔,连扳三局,3:2战胜对手,结束对意大利的六连败,实现大逆转,全队士气得到极大的提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30日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
材料2
    2020年9月16日,科技部发布《关于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的通报》,披露了9起涉及购买论文、违反论文署名规范、套取财政科研资金的违规案件处理结果。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终止承担的国家项目、追回项目资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终止或撤销相关荣誉称号、追回科研奖励资金等处罚。
    近年来,我国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网民在上述事件的曝光和传播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在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下,我国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呈现逐年增加趋势,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日益严格,教育公平和学术规范越来越成为和人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部门应当疏通民意表达路径,及时倾听民众的诉求,形成畅达而严密的“监督网”。
    某报于2017年12月18日报道了北方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教授、院长刘某某学术论文涉嫌抄袭,经查属实后,校方于26日给出处理结果:第一,认定刘某某论文抄袭行为属实;第二,《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将发布撤稿声明;第三,刘某某上交因这篇论文所获得的所有科研津贴;第四,给予刘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除其党总支副书记、预科教育学院院长职务。
    刘某某抄袭从被举报到被查处,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刘某某不仅论文被撤稿,相关津贴被收回,还被摘了官帽、受到党纪处分。论文抄袭是严重的学术失范与道德失信行为,就当以“零容忍”态度,从快从严查处。
    造假触及学术研究底线,缺乏起码的学术责任感和职业精神,无论如何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惩戒。必须加大打击和处罚力度,不仅要让造假者因造假而得的荣誉和利益尽失,还要让其职位不保,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如此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近年,国家、地方和高校相继出台政策,加大对论文抄袭、学历学位造假等的查处力度。我们一方面看到许多学术不端者因此丢了职、丢了官,但另一方面,打击学术不端更多是大学自身的事情,自己人查处自己人,难免究于人情网开一面,只进行隔靴搔痒式的训诫。此外,有的抄袭者位高权重,查处起来困难,要么久拖不解,要么不了了之,有的甚至还公开帮着洗白。如,广西某学院院长的九篇论文和一篇专著,经知网检测,重复率有的在30%,有的甚至高达94%,而该校学术委员会却在鉴定中认定所有论文都“不涉及抄袭”。
    学术问题频发,除了上游的学术主体、下游的学术评估体制的责任外,作为中间环节的学术成果的出版方,也无法独善其身。
    我国实行论文查重工作已经很多年,相关的软件设施也不能说不先进。期刊社每每在学术不端问题被坐实后忙着撤稿时,也当反思,这些论文当时是如何顺利通过审查、被编辑出版的?相关责任人是否也该受到相应处罚?
    这些年,人情稿、关系稿、明码标价卖版面等学术出版乱象,虽然备受诟病,却屡禁不绝,不够完善的学术编辑出版制度,某些责任心缺失的学术编辑群体,正越来越被学界指认为学术腐败的“帮闲”与“帮凶”。
    学术造假屡禁不止,症结在于形成了一张利益网络。大部分学生学术造假都很难瞒过老师,但如果造假被发现老师不用担责,而学生造假成功获得晋升,老师却能沾光,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老师变相纵容学生的学术造假行为。
    对于学术造假,曾有专家开出一个“药方”——引入司法途径,涉嫌抄袭剽窃的由检察机关介入进行调查。因为剽窃行为违反了知识产权法,且造假骗取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也涉嫌诈骗罪等罪名。还有专家认为,要改变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完善立法,如果学校对学术造假处置不力,则直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问题:
根据材料,针对当下我国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3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第一,发挥网民监督作用。疏通民意表达路径,及时倾听民众的诉求,形成畅达而严密的“监督网”。 第二,加大打击处罚力度。以“零容忍”态度从快从严查处学术失范与道德失信行为,让造假者为造假付出经济和名誉上的代价,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完善立法司法途径。对于学术造假行为,引入司法途径;完善立法,如果学校对学术造假处置不力,直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四,明确出版单位责任。完善学术编辑出版制度,追究刊载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出版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明确相关教师责任。对于学生学术造假行为,应追究相关教师的连带责任,给予其暂停招生、取消导师资格等学术处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9a5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