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 2.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

admin2011-01-09  42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
   2.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2009年3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山东调研时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党全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增强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文化繁荣发展的新路。
   刘云山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也给文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基于文化的特殊属性,这次金融危机对文化来讲是“危”中有“机”:金融危机凸显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强化优胜劣汰效应,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使文化产业面临一次新的调整,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大大降低科技研发、技术引进的成本,为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模式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升温,为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应对得当、措施有力,善于在困难中抢抓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文化发展就能“化危为机”,实现一次历史性跨越。
   深化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责任感紧迫感。要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紧紧围绕转企改制这个关键环节,着力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要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发展,围绕发展推进改革。用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
   2.危机下的民族文化需求可能产生全新的“中国精神”,而添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又可能产生真正的“中国创造”。
   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指出,文化产业有望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增长点:“我们面临着全球性金融危机,更要通过扩大文化需求、刺激文化消费,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反经济周期的特殊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确保8%GDP增长作出贡献。”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人注意到这样一些文化现象:2009年1月1日至2月9日,全国影院票房收入达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刘老根大舞台小沈阳笑转2009”在北京北展剧场连续演出3天,一票难求;2009年第一季度图书、舞台剧收入增长20%以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到处是排队领取救济、节衣缩食的美国人。但是,人们手头再紧,也要挤出几个铜板,走进剧院、电影院。疯狂的喜剧、热闹的歌舞片,以及秀兰·邓波儿的甜美脸蛋,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有统计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出现的7次经济不景气中,电影票房逆势攀升的情况有过5次。
   2008年,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工制造业生产急剧下降,外贸出口受到很大制约,增幅明显回落。文化产业却异军突起,特别是电影业票房出现猛增: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46亿元,比2007年净增13亿元,增幅近40%;仅2009年2月14日这一天,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高达500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66.7%。
   “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导演尹力认为,目前我国电影业的情景和上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既有类似之处又大有不同。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是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增长。每个人都在为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工作。这为中国电影人提出一个课题,如何用电影的手段更好地激励公众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也许,个人励志成功的故事和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能让人们感同身受。
   电影导演冯小刚说,文化娱乐活动可以让人寻求心灵的慰藉,保持生命的温度。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给人们带来走出经济低谷的信心和勇气。
   与潜在的大众文化需求相比,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很有限。2008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高于15%,而我国的文化产值只占GDP比重的2.8%。如今,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的文化需求相应增加。
   文化界人士普遍认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文化服务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将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应该把文化产业当作拉动内需的一个有效抓手”。
   “我国有13亿人口,内需市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的文化市场消费潜力,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做好国内市场十分重要。”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张胜友说。“出版社的图书,基本只走到大中城市,小城市、县级市都走不下去,更何况广大农村?”张胜友说,文化产业要有服务意识。在观念上,不能居高临下进行推销,“要进入农村文化市场,就不能把白领爱看的书拿给农民兄弟看,而要了解农民兄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消费品。”
   文化产品的农村市场长期以来“被消费边缘化”。尹力说,农村人口基数大,购买力强,农村人口对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非常强烈。他建议,在不具备建立影院的农村,国家应拿出资金进行数字电影放映,无形中会培养很多潜在的电影消费群;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对视听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农村影院建设必然会提速。“当城市和农村的银幕块数达到相当数目时,电影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很明显了。”
   3.在信息化时代,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网络游戏、手机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正走进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寻找新机会和新手段,科技创新往往能带动文化产业发展。”聂震宁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技术带动了日本文化产业实现崛起,并促其走出经济危机,这就是个典型例子。
   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捷说,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跨领域、跨行业发展。比如,沃尔玛不仅经营大卖场,也开始提供视频下载服务;星巴克不单卖咖啡,还卖音乐;苹果甩掉了“电脑公司”的外衣,涉足音乐和手机领域。万捷就当前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提出一个“方程式”:现代IT+传统文化产业=新型文化产业。
   “实践证明,将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IT业结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转化成新型的文化产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是实现文化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方式。”万捷建议,科技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和IT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两者有效结合,向新型文化产业转变,打造成真正的“中国创造”。
   在欧阳坚看来,目前,我国并不缺乏新的文化产业形式,但缺乏相应的优秀文化作品,“现在我们要重新回归以内容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方向上来”。
   以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借亚洲金融危机之机,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如今占据了世界70%的电视动漫市场。而我国动漫产业虽有5600多家企业,动漫产量已超12万分钟,但原创能力弱,缺少精品,资源浪费极大。曾给“唐老鸭”配音的李扬委员认为,优秀的剧本和充足的投资是动漫走向成熟的基础。
   “历史经验证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我们要把握时机,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欧阳坚说。
   4.武汉市江岸区是全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之一,被誉为大武汉的“一座鲜活的历史建筑博物馆”。现有103处重要历史保护建筑,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全国重点保护历史建筑3处。著名的“八七会址”、“宋庆龄故居”、“汉口近代建筑群”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圣若瑟天主教堂”、“东正教堂”等宗教建筑分布其中。怎样使这些文化资源变为江岸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江岸区委、区政府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8年江岸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0.33亿元,占服务业总量的43.09%,拉动全区经济增长4.01个百分点。
   江岸区委书记黄卫国表示,武汉正迎来在我国中部率先崛起的历史机遇,文化产业的发展大有可为。历史给予了江岸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创意产业,是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江岸区区长蔡杰说,江岸区是武汉市唯一被确定为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区,预计到2011年实现创意产业增加值59亿元。
   当地出台了《江岸区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利用密集的租界文化建筑,深厚的文化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区内的商务文化、码头文化和旧租界的历史文化,展示大武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成为创意产业的新名片。
   去年7月,江岸区宣布在中心城区内不再布局生产、加工型工业企业,并逐步把工业企业迁移。全区的产业发展重点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力争在“十一五”末,将现代服务业在该区产业结构中的占有率提升至80%。其中,创意产业是重中之重。
   江岸区利用保存完好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创意产业群。去年5月10日晚,汉口沿江大道162号宋庆龄故居院内星光熠熠,各界名流、艺术家、设计师、顶级建筑装饰材料运营商济济一堂。当晚,江岸区政府将“外滩里设计艺术中心”正式授予“江岸区创意产业聚集区”。目前,该艺术中心已有10余家著名的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室入驻。
   青岛路仓库位于汉口青岛路10号,是武汉市政府确定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与武汉海关、汇丰银行大楼、上海邨、景明大楼等历史建筑组成“万国建筑博物馆”。去年,青岛路仓储文化产业园在此拔地而起,这里将成为华中版权数据管理与资源信息中心、版权展示和交易中心,形成以出版、动漫、数字娱乐制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去年11月,江岸区《沿江商务区发展规划》完成。根据《规划》,江岸区计划将这个区域建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青岛路仓储文化产业园、四维路建筑设计创业园、谌家矶文化传媒创意园、开发区出版创业园、堤角时尚服饰创业园。八条创意特色街包括古德寺宗教文化街等。
   为推进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朱毅先后到汉阳、武昌、江岸、江汉等区实地考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时指出,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是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近年来,武汉市加大推进力度,规划建设了一批创意产业园区,涵盖动漫设计、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包装印刷、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建成和规划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达33个。朱毅在详细了解各文化创意园区的规划、运营、发展前景等情况的同时,对下一步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进一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力度,倾力打造千亿元产业板块,建设“创意江城”;要体现特色,立足武汉资源优势,出台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要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要制定认定办法,并在全市开展示范园区的评选与授牌;要运用大赛、博览、洽谈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推进全民创意、创业。
   5.石家庄市委宣传部长孙万勇说:“我们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但我们立足自身,借力发展,势头喜人,近年来文化产业增幅连年保持在20%以上。”2008年,该市对全省文化产业增长值的贡献度为22.4%,遥居省内首位。
   石家庄位于京畿之地,南北通衢,交通十分便利,全国十大集贸市场其中有两家分布于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石家庄市依托“新华”、“南三条”两大市场的流通网络,多措并举,搭建舞台,培育形成了友谊图书批发市场、太和礼品城、古韵文化广场等一批专业文化市场,成为国内文化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目前,石家庄市已有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文化市场5个,仅友谊图书批发市场,年销售码洋就达到8.4亿元。该市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领域,举办了六届全国赏石博览会及各种收藏、文物等大型会展,借助区位优势培育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石家庄有着丰富的传统工艺优势,藁城宫灯、无极剪纸、辛集皮画等,历史上蜚声国内外。多年来,该市注重推动民间传统工艺优势向现代商品优势转变,借助现代科技壮大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插上“现代”的翅膀,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了传统工艺向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北京奥运会期间所用的5万多个福娃彩雕宫灯,全部来自石家庄市藁城宫灯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走进这家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电脑控制的激光雕刻机正在紧张运转。仅仅3分钟,一套漂亮精致的纸雕彩灯就制作完成。藁城宫灯协会会长白会平介绍,传统宫灯制作工艺要经过挖篾、洗杆等56道手工工序,生产效率很低。通过聘请专家技术攻关,不仅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而且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间纸雕宫灯,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现在已有了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5万多名。宫灯产品不仅“红”遍了中国大地,还漂洋过海,挂到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各国。
   石家庄有44所高等院校和209所中等职业学校,约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其中有30多所大中专院校开设了动漫或相关专业。借助各大专院校的动漫智力优势,石家庄以打造中国北方动漫强市为目标,着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到2008年底,专业动漫公司发展到40余家,关联企业超过2000家。以新闻出版总署授牌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为契机,石家庄确立了9个功能各异的动漫产业园区,并推出了一批原创作品,《赵州桥》《机灵狐传奇》《豌豆笑传》等在央视播出并获得好评。2006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动漫节,吸引300多家国内外客商参会,总计招商120亿元。去年该市动漫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正是在庞大智力资源的支撑下,石家庄金立翔公司拥有了30多项技术专利,一举拿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4000余平方米电子“多彩画卷”的制作。2008年,石家庄市发布涉及燕赵讲坛、高雅艺术演出、民间文化展演等文化招商项目,签约额达8.38亿元,其中不乏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学院等高等院校。高校直接参与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升级,更提升了文化项目的内涵与品位,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文化产业较快发展,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对繁荣农村文化提出了三点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全过程:要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对照党和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目前的农村文化现状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当转变“政绩观”,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在农村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7.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看,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存在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要等问题。2004年全国对农村文化经费投入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低于对城市文化经费投入47个百分点。全国农村38240个乡镇文化站中有2/3需要新建、改建,限于资金等问题迟迟难以完成。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建设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使一些农村文化建设处于“无阵地、无队伍、无作品”的“三无”状态。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室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生活习俗乘虚而入。
   此外,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表现。资料显示,我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7亿的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8.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取途径。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在这些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的村庄,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展示活动和申报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动,对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农民新形象、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
   培养“乡土艺术家”是解决农村文化队伍“青黄不接”问题的有效方式。最近几年,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这种“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戏剧、皮影、泥塑、年画、秧歌等民间艺术和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要紧紧依托农村资源和市场机制,着力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从市场发展来看,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通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必将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小康社会开辟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9.文化产品“走出去”具有促进国家经济利益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双重意义,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然选择和时代要求。
   推动文化产品“走出去”,一直以来是各级政府致力的目标。我国提倡文化产品“走出去”已有多年,近些年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上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有待有关部门加大推动力度。据国家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介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数量有限,文化贸易出口数额比较少。文化出口国际竞争力现在还不强,图书版权、演艺、演出盈利很少。现在的文化贸易战争已经成为全球化潮流,如果不发展和促进文化贸易,中国就要失去这个机会,而沦为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原料产地和文化产品销售地,比如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花木兰》1998年取得了3亿票房,故事来自于中国,最大的市场也在中国,盈利的却是美国人。
   2008年5月,柯兰齐克在《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中国在软实力方面存在三大弱势:一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使文化发展处于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的地位;二是中国文化软资源对世界的吸引力不强,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世界意义上的文化品牌;三是中国对于媒体、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用尚无经验。美国、法国、日本等文化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以商业为主,而我国现在大都以政府间官方交流或主要由官方出资支持的活动为主,大多数文化企业资金少、规模小,难以独立“走出去”。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进行角色转换,加强合作。文化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文化宣传当中,适时地将文化宣传进化为常驻性文化销售和文化服务。同时,政府决不能居高临下或任由文化企业孤军奋战。
   产自英国的音乐剧《猫》、《歌剧魅影》、《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等文化产品为什么在美国百老汇大受欢迎、几十年常演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英国政府的大力扶持——英国政府在英国剧目进入百老汇初期,按照剧目在美国取得的利润予以加倍奖励。正是这样的扶持政策,为英国文化产品稳稳地占据美国百老汇文化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尽快出台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比如,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那些具备“走出去”实力的文化企业试水国际市场;对于那些已经“走出去”、并获得国际市场经济效益的演艺企业,政府应当给予其一定的资金奖励;在税收、出国旅运费、广告宣传费等环节,政府应制定刚性的补贴政策。从而激励更多的文化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到“走出去”的行列中来。
假设你是文化规划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1~5,结合实际,向领导提出一份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要求:观点合理,切实可行,思路清晰,表述简明。2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深化改革。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以改革促进发展。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要加强政府引导,依托各地的区位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艺,推动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升级,提升文化项目的内涵与品位,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积极开拓内需市场。要重视开拓农村文化市场,针对农民文化需要开发文化产品,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以文化产业繁荣拉动经济增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6X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