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评述。(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admin2017-09-01  56

问题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评述。(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选项

答案(一)(1)社会环境的影响。铁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牛耕技术的运用,解放和发展了劳动力,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2)政治变革的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地进行争霸战争,统治者广言纳谏,招揽思想理念先进的文人谋士,这在客观上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文化的传播。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推行有教无类思想,使平民子弟也有接受教育的耄兀会,而士阶层的崛起更是为各流派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拓宽了其传播渠道。 (二)主张以及代表人物。《汉书.艺文志》将诸子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和小说十家,其中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四派学说影响较大,注重对政治、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儒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以“礼”治国、“制天命而用之”。 (2)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使民无知无欲;庄子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任其自然。 (3)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主张“兼爱”“尚贤”“非攻”等。 (4)法家。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后期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子主张把法、术、势结合起来,以加强中央集权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6FS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