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薄一波同志问周恩来总理。对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同志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评价,周恩来总理说:“邓小平同志做工作是举重若轻,而刘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请谈谈你对“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看法
薄一波同志问周恩来总理。对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同志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评价,周恩来总理说:“邓小平同志做工作是举重若轻,而刘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请谈谈你对“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看法
admin
2010-03-16
35
问题
薄一波同志问周恩来总理。对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位同志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评价,周恩来总理说:“邓小平同志做工作是举重若轻,而刘伯承同志是举轻若重。”请谈谈你对“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这两种工作方法的看法
选项
答案
我对这两句话是这样看待的: “举重若轻”比喻能力强,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在工作中他强调的是摆正心态,敢于面对困难。学会举重若轻,前提是具备举重的实力。实力与举重的要求相去甚远,心中自然就有很大的压力,无论怎样也学不来举重若轻。而在具备举重的实力后,是否能举起重来,还取决于其心理素质。以平和的心态直面重任,笑对难关,从而临危不乱,在心平气静之中作出惊人之举。否则,即使可以完成的任务、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却因心慌意乱而处置不当,终致功败垂成。当然,举重若轻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举重,而非弃重。因此,不可将其误解为“举重若无”,完全不把重任或困难当回事、消极面对,也是难当重任的。只有在战略上藐视“重”,在战术上重视“重”,才算领悟到举重若轻之真谛。 与举重若轻不同,“举轻若重”要求人们重视小事,把小事当大事做好。有人不满足于自己平凡的岗位,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太琐碎,难以作出大成绩来。其实不然。平凡琐碎的工作也能锻炼人、造就人。水电工徐虎、售票员李素丽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厚爱,就是因为他们兢兢业业做好分内的小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从小事与大事的关系来看,任何大事都是由若干小事构成的,小事做不好,干大事也不能成功。 学会了举重若轻,就会觉得大事不大,变压力为动力,以良好的心态做好大事;学会了举轻若重,就会感到小事不小,老老实实做好小事。大事小事都能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作为公务员,处理的工作往往涉及公众利益,举重若轻,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才能避免在重大问题上极端偏颇;而举轻若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客观要求,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和热诚去完成每一件工作,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公务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5ZWuFFFM
本试题收录于:
面试题库地方公务员分类
0
面试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村持续增收。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组织听证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政府的银行”指的是中国人民银行。()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
我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特急秘密××局办公室文件×发(13)第023号请求同意增加人员编制的报告编制办: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局事业蒸蒸日上,人手不足问题日益严重,机关每个工作人员每天都处在十分紧张、经常加班加点的状态下,身心疲备严重影响工作效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努力,中国人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自由,中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权的根本原因是()。
下列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发生下列哪些事件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
甲为某国有企业出纳,为竞争公司财务部主任职位欲向公司副总经理乙行贿。甲通过涂改账目等手段从公司提走20万元,委托总经理办公室秘书丙将15万元交给乙,并要丙在转交该款时一定为自己提升一事向乙“美言几句”。乙收下该款。八天后,乙将收受钱款一事报告了公司总经理,
随机试题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
社会主义民主
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该患者在体检时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据上述症状、体征及检查考虑诊断为何病
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套为一个验收批。
货币供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2013—2016年,长江经济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省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8213亿元,年均增长16.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
(单选题)15周岁的中学生小明在上学路上去商店买一盒8元的画笔。这一行为属于()。
()是两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甘某(国家工作人员)1993年5月的一天挪用单位(国家单位)公款5万元用于营利,并已于1996年6月20日归还。此事于2000年12月25日被发现并由某检察机关立案侦查。2001年8月5日案件进人审判阶段。在讨论本案时,有不同意见。你认为下列哪种意见正确?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