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在

admin2010-02-17  34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材料
  在一项对广州市五所大学1 586名上网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34%的学生患有网络综合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6.4%。另据对福州大学293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专家估计,大约有5%~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IAD倾向。
  网络中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海量的信息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这对于那些本来就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青少年来说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Internet上的联网游戏,各游戏开发公司发布的游戏DEMO版、测试版及一些游戏的攻关秘笈、提示等,都对青少年极具诱惑力。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约有157万学生沉迷上网,7.6成沉迷网上聊天及色情网站,3.5成则喜欢玩网络游戏。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中,他们主要对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双向沟通功能方面有着很大的兴趣,而对信息搜索、网页浏览及收发电子邮件等单向信息功能方面则兴趣不多。青少年一旦被“网”住,就会身陷其中,欲罢不能。
  网络成瘾不仅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据国内调查,在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人群中,13%的人会减少与朋友、家人的相处;26%的人会减少与朋友的言语交流;8%的人逐渐与社会隔离――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另外,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和看碟片。上海交通大学205名退学和转学生中,至少有1/3的学生也是因为无节制地玩电脑,导致成绩下降,而不得不退学或转学。毫无疑问,网瘾对学生的打击最为严重。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对网络成瘾问题成因的探讨也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我认为,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是由于青春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则在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外在因素则是网吧、学校和家庭存在的一些问题。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处在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再加上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如现在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真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并非易事等,因而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就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由于他们相对较弱的自制力,这种重复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也就上瘾了。
  此外,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易于使个体成瘾。如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并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过某种挫折的人;家庭不和的孩子;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不突出、心情压抑,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最容易上瘾。这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殊性质,使他们在网上易获成功。这种网上的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网络具有的独特魅力 美国心理学家格林菲尔德指出,网络之所以有让这么多人上瘾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它能让使用者产生亲密感、无时空感和无压抑感,而这种力量是其他任何事物都不曾有过的。这正是网络的魅力所在,也是由其本身的好处与优点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一是网络为青少年拓宽了一条信息来源和沟通的渠道。在信息社会里,谁能更快、更多地掌握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为了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青少年们就会求助于网络,而他们较弱的自制力则往往会使他们依赖上网络。
  二是网络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交范围和沟通对象,满足了人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动力。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重顾虑的青少年可以在此尽情地发泄情感,放心地畅所欲言,并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归宿”。而现实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更使他们沉迷其中。而一旦习惯于人机对话式的交往方式,他们必将在现实的社交活动面临更多的问题甚至遭受失败,从而更加迷恋网络。
  三是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花样繁多、引人人胜的娱乐活动。网上最新的流行歌曲、精彩的影视大片,新颖刺激、变化无穷的网络互动游戏对他们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一旦被这些娱乐所吸引,为获得更多乐趣,他们就会不惜大量时间上网,结果是欲罢不能。
  ――网吧因素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吧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由于网吧的数量多、通宵营业、价格便宜,自然就成了青少年上网的首选。但由于目前网吧行业中存在的不规范经营、非法经营等现象,使得一些网吧成为荼毒青少年的一大公害。一些商家受利益的驱使,为长时间留住顾客而提供食宿上的方便,使一些青少年通宵达旦地鏖战在电脑前,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网吧经营者甚至公开向客户提供含有赌博、色情、反动等内容的电脑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网吧对上网青少年的放任自流甚至是纵容,势必使他们最终染上网瘾。
  ――学校因素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为大学生的上网提供了便利。网上冲浪已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约5%~10%的在校大学生患上了网瘾。国外的调查也证实了高校正成为网瘾滋生的主要温床。为何如此?我认为,初尝摆脱父母的约束、拥有大块的自由时间、逃避学习和社交的压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缺乏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有效引导和管理。有的老师即使看到有些学生投身和痴迷于网上聊天和互动游戏,也不加以制止,最终导致部分学生陷入网瘾。
  ――家庭因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前不久,在北京6个城区对400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80%以上的家中都有电脑,但其中却有47%的家长并不知如何使用。由于许多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因此错误地认为,不管孩子在网上做什么,都比浪费时间看电视要好。于是父母对孩子的上网并不干涉,也不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对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也不加以顾问。他们甚至还高兴地对亲友说:“我孩子对英特网知道的比我还多。”但是,他们不知道,一种类似毒瘾的疾病正在不知不觉、悄无声息中侵袭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现问题,家长又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英特网拒之门外,他们天真地以为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地保护孩子免受英特网的引诱和威胁。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是近年来伴随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问题,也是青少年青春期成长过程的又一新陷阱。如何避开陷阱,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这仍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尚待深入的问题。
就给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务。

选项

答案                 话 说 网 吧   从多年前街头电子游戏室的兴起,到如今电脑游戏的盛行,以及网络游戏、在线游戏的时髦,好奇心强的青少年都想体验一下高科技电子产品带来的娱乐新感觉。然而,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青少年被游戏“电”得如痴如醉、神情恍惚,深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类似因为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而耽误学习、损害健康的事例不在少数。   然而,更叫人担忧的是,一些中小学生为了满足游戏瘾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邪路。今年4月,南昌市三家店派出所破获一起小学生团伙盗窃案。10名小学生频频潜入一家机械设备公司,偷盗价值7000多元的金属紧固件,以废品价格卖出,竟然是为了换得钱后到电子游戏室玩个痛快。江西省宜丰县搞过一次调查,经常玩电子游戏的学生中,多数人有偷拿父母或他人钱物、敲诈勒索同学的不轨行为。年龄大点的孩子,还会从基建工地偷盗钢筋等建材,或偷盗自行车,低价变卖后去玩游戏。由于玩游戏引发犯罪的已占青少年犯罪案的10%。   正因为电子游戏、电脑游戏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专家把它们称作“电子海洛因”,并发出了“警惕触电”的疾呼。庆幸的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减轻课业负担,取缔非法、违规电子游戏的经营场所之后,青少年课余时间该如何安排呢?社会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更健康的活动场所,学校、社区和家长也应当考虑为学生们安排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转移孩子们对游戏机的注意力。一些家长无可奈何地说,上街一转,歌舞厅、卡拉OK厅、网吧、酒吧、茶坊、保龄球馆到处都是,可就是找不到几家适合孩子的去处。就连少年宫也变成了歌、舞、书法特长培养学校,孩子们在期盼着能有一些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能够早日取代电子游戏,让他们远离“触电”的危险。因此,多建一些像博物馆这样融人文历史、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于一体的展览场所,多为青少年举办一些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科普活动和文体活动,多开放一些有益孩子健康的体育运动场所,应是当务之急。   不可否认,网络是个好东西。天地之大,一网能容;宇宙之阔,一网尽有。它方便、快捷,自由而神秘。网上办公、网上贸易、网上信息交流,使进入“e时代”的我们,对其一“网”情深。但是网络也实实在在是个“坏东西”,它有着我们不愿看到的色情、暴力,甚至还不乏反动的言论等镜头;更有那打不完、玩不尽的成千上万的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使幼小的身心深陷其中,被其一“网”打尽。   对这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家伙,正如我们不可能因交通事故而拒绝车辆和公路一样,我们也绝不拒绝“e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管好天真无知而又求新求异的孩子,坚决对那些利欲熏心、缺乏道德和良知的违法网主除恶务尽,还要制定出一整套科学、规范又具有操作性的管理办法,管好这张“亦正亦邪”的变色“网”。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在真正享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快乐之外,更能享受到生活的“真、善、美”。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56A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