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个初一的学生,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非常吃惊,孩子竟然

admin2015-04-21  49

问题 材料:一个初一的学生,经常坐爸爸的车外出,每逢堵车或有人超车时,爸爸总是口出不逊张嘴就骂,不是骂警察就是骂别的司机。一天妈妈放学接他,正见他站在校门口对另一个同学口吐狂言:“小子!你给我等着,明天老子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爷我!”妈妈非常吃惊,孩子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有哪些?

选项

答案(1)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等,内部因素包括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等。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教养方式,由于受到爸爸不良行为的影响,孩子对家长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影响了良好品德的形成。 (2)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改变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①有效的说服。指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的品德认知,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②树立良好榜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尤其是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自身在孩子品德形成中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坚决杜绝消极影响。 ③利用群体约定。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群体的共同影响,来使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得到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④价值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诱发学生扭转自己的价值观。 ⑤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当学生再次表现出类似行为时,适当的给予惩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之外,角色扮演与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3sd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