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

admin2014-05-30  30

问题 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某,获得款项35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选项 A、盗窃罪
B、诈骗罪
C、销售赃物罪
D、盗窃罪和诈骗罪的牵连犯

答案A

解析 此题涉及盗窃罪和诈骗罪的区别。诈骗罪(既遂)在客观上必须表现为一个特定的行为发展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行为人获得或者使第三者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取得财产的犯罪分为: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与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犯罪。盗窃罪属于前者;诈骗罪属于后者。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受骗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本案中受损的利益是王某的4000元钱,李某并没有编造什么事实,王某也不是因陷于什么错误而赔给李某4000元钱的,王某遭受损失是李某“盗窃”自己摩托车的行为造成的,并不是实施欺骗行为造成的,所以不成立诈骗罪。李某的行为应定为盗窃罪。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犯罪人可否盗窃属于自己的物品?由于无法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无法盗窃自己所有的财物,行为人也无法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但是,行为人在法律上占有的财物而事实上由他人占有时,行为人仍然可以对该财物成立盗窃罪,本题正是这种情况。在本题中,李某存在非法占有的可能性。在李某将摩托车推回后,李某故意隐瞒真情,接受了王某赔偿的摩托车款4000元,将原财物转化为了金钱赔偿,此时具备了非法占有的现实性,可以成立盗窃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1cdl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