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右玉,地处山西北部,与毛乌素沙漠毗邻,古称“善无”。新中国成立前,右玉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常年风沙肆虐,寸草难生,森林覆盖率只有0.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让当地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右玉历任县委领导矢志不渝、迎难而上

admin2022-11-14  52

问题 给定资料
    1.右玉,地处山西北部,与毛乌素沙漠毗邻,古称“善无”。新中国成立前,右玉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常年风沙肆虐,寸草难生,森林覆盖率只有0.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让当地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右玉历任县委领导矢志不渝、迎难而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带领右玉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坚强的信念和科学的精神,植树造林不动摇,改善自然环境不动摇,把塞外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江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强调:“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山西省委高度重视,组织创作了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引起强烈反响。电视剧在忠实于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艺术创造,把60多年的历史跨度浓缩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依据真实人物的事迹虚构了梁怀远等不同时代数位右玉县委书记形象,很好地体现了“一任接着一任,一棒接着一棒”,初心不改,利在长远的崇高追求,生动地再现了“右玉精神”。
    我们党从建立之初就是要为人民谋利益,右玉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剧中的梁怀远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业到地方,步行来到右玉担任县委书记。他深入偏乡僻壤,跑遍沟沟坎坎,从群众的期盼中获取力量,深知不改变右玉恶劣的自然环境,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在县委的带领下,全县群众植树造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决策符合右玉的实际,代表了右玉人民的利益,成为60多年来历任县委书记不放弃、不松劲的事业坚守。
    要改变右玉的面貌,靠耍花架子不行,只练嘴上功夫也不行。唯一可行的是一个字:干!不仅组织动员群众干,更重要的是县委领导带头干,与群众一起干。右玉的党员干部,号召群众植树造林,首先自己去种树。不仅自己种,还动员家人落户右玉与大家一起种。在剧中,梁怀远等人的家人都随他们迁到了右玉,参加植树造林。即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梁怀远仍然坚持出院工作。为解决粮荒,他们找战友借粮;为解决树苗问题,他们外出借树苗,组织建苗圃;为解决种树的技术问题,他们四处请教,培养人才。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尽快改变右玉的生态环境,让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
    右玉生态环境的恶化,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右玉生态的改善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见效,而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右玉的历任县委书记们非常清楚这个道理。靠种树,短期内的政绩并不明显,但是秉承着“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他们在右玉并不想那些花拳绣腿、没有实效的所谓“政绩”,也不想自己怎样才能离开这个艰苦的地方,更不想靠“政绩”升迁。他们想的只有如何使右玉尽快绿起来、富起来、发展起来,当眼前利益与改善生态这一长远目标发生矛盾时,他们坚持植树不动摇。每一任县委书记都会把自己对改善右玉生态环境的思考记在笔记本上,供下一任书记参考,目的就是希望一任能够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2.“以前拿药要到镇卫生院,很不方便。现在村里重建了卫生室,吃完药可以直接在村里拿,非常方便。”新原村患慢性病多年的易叔高兴地说。
    W镇新原村地处Z市P县大山深处,距离镇上十几千米。村卫生室年久失修、不能使用,给村民看医拿药带来极大的麻烦。近年来,P县针对部分村卫生室出现的门窗老化、天花板漏水、地基损毁等不同程度损坏的问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村卫生室维修建设等项目进行核查,并多方筹措资金,重建、维修改造村卫生室,实现了全县行政村(社区)均有一个以上标准卫生室。
    “没想到有一天,咱也能像城里的医生一样,当上‘坐堂大夫’。”村医老李感慨颇深。刚当村医的时候,老李像是一个走街串巷的“赤脚医生”,往返村民家里看病。近年来,村里的公共卫生设施条件越来越好,他也有了自己的标准化卫生室,诊疗设备、床位一应俱全。
    “现在的条件,可比以前好太多了。”他感慨道。出诊包里添了心电监护仪、血糖仪等新设备,比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样”,检查更方便了;村卫生室也有了电脑,村民们的健康档案和病历上了网,录入电子数据,不用翻看记事本,轻轻点击鼠标,过往病史一查便知。除了电子病历数据共享,接诊时还可以得到区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诊断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高。
    W镇地处山区,常常有骑摩托车的村民摔倒受伤。但镇上的卫生院骨科底子薄,一度只能进行下肢单一骨折的处理。P县远程医学中心W镇卫生院分中心的接通,让该院骨科医生小袁受益匪浅:每周一次的病例讨论、随时进行的网络会诊、不间断的远程学习,已经成了他和同事们的日常。“经过线上线下学习,现在我们水平提高不少。”
    近3年来,P县医院通过远程医学平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培训学习约80项,填补了技术空白。以前w镇许多做不好、不敢做的手术都顺利开展。与此同时,P县还注重用制度来约束人,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开展合作,与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交心谈心,认真梳理医院存在的问题,率领团队制定和改进了数十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将先进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督促基层医疗工作人员主动践行,诊疗更加规范。
    为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该省将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村医身份由个体转为乡镇卫生院聘用职工。老李如愿成了“正式工”。各项补助,加上诊疗费、处方费,他的年收入可达5万元。这也吸引了一大批医疗人员回乡扎根,基层医生队伍日渐充实。
    “叔,您是不是这儿疼?”赵医生边按压老关的腰部,边问道。这是发生在张寨村卫生室里极常见的一幕。赵医生在P县人民医院针灸科工作已近10年,接到医院选派第一村医的通知后,她主动报名,成了第一批第一村医。赵医生说:“村上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病人比较多,我来刚好填补了针灸这个领域。”
    近日,百梁村的卫生室来了一位68岁的老人,村卫生室姚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并完成查体后,认为需要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于是通过视频语音向P县所在的z市人民医院远程超声中心发起检查申请呼叫。在超声科专家的指导下,姚医生协助老人做好检查准备,专家通过5G远程互联网医疗技术操作超声机械臂为老人进行了约15分钟的腹部彩超检查,检查完成后约3分钟,一份清晰并附有图片的超声报告自动生成。
    截至目前,P县人民医院完成了新一轮医院信息化建设,与z市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等有关医疗单位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了诊疗服务信息化,建成4个远程医学会诊平台,并覆盖到了乡(镇)、村,依托5G技术实现了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直播示教等功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3.村“两委”干部年龄老化、村级后备干部匮乏、村干部工作失去吸引力,这些难题在多地乡村都或多或少存在,Y市也曾面临这些难题。然而,通过实施“春苗工程”,该市在解答这些老问题上找到了新答案。
    Y市市委组织部2011年的调查显示,全市309个行政村村干部平均年龄为52.5岁,50岁以上的占53.8%,任村干部超过10年的占65.6%。
    1999年第一届村委会直选后,Y市先后选聘8批共456名大学生“村官”。当地不少镇干部坦言,由于存在“只锻炼不扎根”的现象,人才流失相当严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村干部队伍老化、弱化状况。
    为此,Y市自2011年起实施“春苗工程”,分别于2011年、2014年、2018年分三批选拔共333名村级后备人才。
    与大多数地方从外出务工青年中直接挑选任命村干部的做法相比,Y市通过“春苗工程”选拔培养青年干部的方式有些“不走寻常路”。
    不搞广撒网,在选人过程中突出本土导向。“明确要求从本村户籍的外出务工青年中选拔,他们家庭在村、家人在村、成长在村,容易融入乡村,也容易做到感情在村。”Y市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已选拔的三批333名春苗干部中,选择中途退出的仅21人,流失比例远低于大学生“村官”。
    前进村党总支书记小柴2005年大学毕业,2011年放弃在城市的工作参加春苗干部考试。“不是没有犹豫过,如果回村里了,这辈子是不是就再没机会出来了。”她说。可想到家乡还没富裕,亲戚、朋友、儿时玩伴还守着大山,她还是决定回来和村民们一起改变生活。
    不靠主观印象选人,而是参照公务员考试制度和程序选聘青年人才。Y市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通过发布招考公告、接受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考选,严格选拔村级后备干部。
    不搞一步到位,通过考试的村级后备人才不直接当“村官”,而是需要经过数年的上岗锻炼。春苗干部以村支书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在带薪实践中向村干部跟班学习、熟悉村务工作,到下届换届时才有资格通过参加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
    原先在外打工的赵家村“80后”小赵,2011年考上春苗干部后回村工作,2014年在村“两委”换届中被选为村委会委员,负责民兵、计生、农保等工作。2017年6月村“两委”换届中,他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村“两委”班子的领头人。
    经过9年的坚持,Y市“春苗工程”不仅为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探索出了新路子,而且推动了不少乡村村干部的新老交替,引发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鲇鱼效应”。
    第一、二批139名春苗干部在2014年、2017年村级选举时全部被推荐为村党组织候选人或村委会委员建议人选,111人当选为村“两委”干部,当选率为79.3%。
    R镇一位村支书说,她回村后才发现,有的村干部一千就是几十年,等靠要思想严重,积极性差,甚至脱岗去赶集、干兼职。该镇一位党委委员表示,这些年轻人的到来,给年纪大的村干部带来了危机感。很多村干部一改懒散作风,村干部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工作活力明显提高。
    村干部选人、留人难,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普遍困境。同时,村干部的待遇、管理、考核等方面仍面临机制障碍,影响基层队伍活力。
    Y市强化考核评价,建立政治激励机制,注重将优秀村“两委”带头人吸纳到镇街党政班子中,营造了青年村干部“乐为”的环境,激发了青年村干部的干事热情。
    目前,Y市已有290名春苗干部被招录为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其中28人进入镇或市直单位领导班子、163人担任镇(街道)党政机关中层干部。
    为了激发青年村干部“想为”的劲头,Y市通过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将村组干部报酬、生活补助以及村办公经费作为村级运转经费保障重点,合理确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
    Y市一位基层组织干部说,流失的青年村干部多数因收人压力辞职。在工资待遇很难大幅提升的情况下,适当奖励对村集体有重大贡献的村干部,可以让他们感到“有奔头”“不吃亏”。
    4.对S市这座超大城市来说,城和乡,是这座城市的两个“空间端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拓展S市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也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有助于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020年S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进一步推进S市城乡融合发展,重点在于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密度。长期以来,城市较“密”、乡村较“疏”,这是共识,也是事实。这种密度差异,体现在基础设施上,体现在资源要素配置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人口分布上。
    密度的背后,体现为一种便利性、舒适性,是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直接体现。
    第二个关键词是功能。所有的空间布局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功能性至关重要。对S市来说,乡村是城市区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城市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在《S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城乡体系由“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构建而成,新城和新市镇便是“城”和“乡”之间的过渡带。如今,S市的郊区新城已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上做出了各自不同的探索,人们既能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也能享受到乡村“慢生活”的闲适。
    除了生活功能,就经济产业功能而言,s市的城乡之间同样正在打破边界。城市里一定是“楼宇经济”,郊区一定是“园区经济”?城市里有现代服务业,乡村只有传统农业?考虑城乡经济产业功能,应避免这种二元化思维。
    如今在S市郊区,一批集聚了乡村优势和城市资源的特色小镇已打响了招牌。这些年有不少郊区传统产业地块通过转型升级、园区二次招商、“腾笼换鸟”,完成了产业布局的“无中生有”、产业能级的整体提升。
    第三个关键词是定位。位置决定朝向、定位决定视角,不同的定位决定了城乡不同的发展思路。
    中心城区,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根本,是“基本盘”;郊区,则是重要的发展战略空间。“基本盘”固然要稳住,而“战略”也要靠“战术”来落实,未来空间能有多大,取决于当下的思考和布局。
    上述三个关键词,其实是同一个关键词。密度的大小、功能的区分、定位的不同,核心都指向“均衡”二字,都指向资源要素流动后趋于更合理的分布。
    这种流动和均衡,并不是城市和乡村互相迁就靠拢,而是两者共同朝向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不是“削峰填谷”,把中心城区的资源拉下来补到郊区乡村,而是要“抬高底部”,把郊区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产业能级水平等整体抬高,形成优质均衡发展。
    城乡均衡发展的更高境界,是城乡融合发展。“在稻田边上喝咖啡,坐在马桶上看油菜花”——曾经只是向往的图景,如今正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而逐渐成为现实。
    均衡和融合,并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率一定会越来越高,城市一定会越来越大,这是大势所趋,但城市变大并不意味着乡村会变小——如果“你即我,我即你”,那何来“你变大,我就变小”一说呢?
    城乡一体化不是绝对的城乡一样化,融合发展不等于消弭差异。在像S市这样的超大城市精细化、现代化治理的“工笔画”上,一定有线条密集处,有线条稀疏处,有留白处,错落有致、疏密有度,才能成就一幅高质量的“工笔画”。
Y市开展的“春苗工程”破解了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难题。假设你是Y市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春苗工程”写一份经验介绍提纲。
    要求:
    (1)要点完整,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2)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一、标题:Y市“春苗工程”经验介绍 二、背景:Y市农村普遍存在村干部年龄老化、后备干部匮乏、班子积极性差、作风懒散等问题,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干部队伍老化弱化问题严重。加之部分地区干部培养流于形式,机制存在障碍,农村难留青年干部。Y市开展“春苗工程”,有效破解村干部后继无人难题。 三、经验:1.坚持本土选人。从本村户籍的外出务工青年中选拔,靠感情留人,降低流失比例。2.严格选拔干部。不靠主观印象,严格参照公务员考试制度和程序选聘青年人才。3.岗前热身锻炼。不搞一步到位,春苗干部带薪跟班学习、熟悉村务,换届时参加选举。4.善用“鲇鱼效应”。以选拔年轻人,倒逼老人改变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和活力。5.健全激励机制。建立政治激励机制,打通村干部晋升转编通道,激发青年干事热情;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将村组干部报酬、生活补助以及村办公经费作为村级运转经费保障重点,确定运转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奖励干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01li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