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包括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

admin2016-04-21  53

问题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包括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毛泽东1937年《实践论》
问题: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选项

答案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①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实践虽然要受人的精神、意志的支配,但是它不等于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仅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观念活动,而是人们的思想通过人本身实施的具体行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因此,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存在形式,实践的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和工具,乃至实践的结果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不仅表现为实践的实现是客观的,而且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②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一种消极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而人的实践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实践自始至终都贯穿了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即实践是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需要的自觉活动。实践的这一特性就是实践的能动性。 ③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一切实践都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现在的实践是过去实践的继续和发展,而任何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都受到当时当地各种条件的限制。实践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历史的局限性。正由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必须结合社会联系的特点和历史发展的状况来具体地考察实践活动。 实践的这些特点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地存在于每一实践形式和过程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ynH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