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37年7月7日,对中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宛平城的战火硝烟,拉开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占中国的黑暗序幕,将中华民族逼至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卢沟桥畔的奋起反击,标注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起点,为人类正义事业

admin2017-12-12  30

问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37年7月7日,对中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个不能忘却的日子。宛平城的战火硝烟,拉开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占中国的黑暗序幕,将中华民族逼至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卢沟桥畔的奋起反击,标注全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起点,为人类正义事业点亮希望的熊熊火炬。
    彼时的中国大地,已被日本军国主义者蹂躏践踏了6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一二八事变”签下《淞沪停战协定》,进犯长城逼签《塘沽协定》,策动华北事变又签下“何梅协定”……
    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拼将热血筑长城,中华大地处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侵略者的战刀举得越高,中华民族的反抗就越强烈。曾被讥为“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面前,发出了最后的怒吼。中国军民经过浴血奋战,把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迷梦烧得灰飞烟灭。
                                                  摘自中国军网(2017年7月5日)
材料2
    “七七事变”发生后,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1937年7月11日,国民政府外交部正式发表声明,指出“七七事变”“为日方有计划有作用之行动,至为显然”,“中国国策,对外在于维护和平,对内在于生产建设。举凡中日间一切悬案,均愿本平等互惠之精神,以外交方式,谋和平之解决”。
    1937年7月17日,《中央日报》发表社论《和战之最后关头》,历数“九一八”之后中国为东亚和平之大局、为改善中日关系所做的种种让步,并表明“最近所发生之卢沟桥事变,显为日方之故意寻衅,而我军则于日本进攻时,不得不誓死抗拒外,从未以一矢相加,此可证明中国力求避免战祸之初心,迄今无改”。同日,蒋介石就“七七事变”发表谈话,表明国民政府立场——“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地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
                                                   摘自中新网(2017年7月7日)
材料2中“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迷梦灰飞烟灭”的原因是什么?

选项

答案“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东亚共荣圈迷梦灰飞烟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走向抗战胜利的一面旗帜; 第三,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第五,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拍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其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解析 2017年是“七七事变”80周年。材料1和材料2主要介绍了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第一问要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实质是考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ygrR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