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admin2017-04-09  47

问题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教学实录片段】
片段一:
生:我喜欢“漓江的水真清啊!”
师:那你试着读读,该怎样读出它清的特点呢?
生:“清”字要重读。(范读)
师:漓江的水真清啊,“啊”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往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大家试着读一读,看读出感觉了没有。(生自由练读)谁能给大家范读一次?
生:我来给大家读一次。(生抑扬顿挫地读)
师:读得真好,带大家读一次。(生领读)好,谁还要读吗?可以对子之间互相读。(生对子互读)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生:我来读“漓江的水真绿啊”,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漓江水绿的特点。
师:想想应怎样读呢?
生:应读得活泼一些,带着对漓江水的喜爱来读。(生读)
师:对,还有吗?“绿”字是不是应拖长音呢?要重读,这里还出现了三个“啊”,你知道分别读什么音吗?(听录音朗读,注意“啊”的变调)大家再试着读读这三句话。
  生:轻轻地读。
  师:老师来范读一次,然后男、女生赛读,看谁读得好。(师范读,男女生赛读)
  师:请你们自己评一评,读得如何?(师指导,该句应读得平整、舒缓,然后,全班读一遍)
  片段二:
  师:这三个分句形象地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而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那应该怎样读呢?谁能读一下?
生:我来读,我觉得“秀、奇、险”应该重读,语速要适中,语调要柔和。(生读)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怎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呢?联系第二段的读法,看看“啊”字应该怎样读。现在老师让大家听录音朗读,注意听。
(生认真地听,有的还在书上标注)
师:听出来了吧,“啊”字要发生变调,在“秀”字后边读“哇”,在“奇”后读“呀”,在“险,”后读“哪”,大家试着读读,语气要豪放一些。
生自由读。
师: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语速太慢了,不要有拖音,听老师读。(生轻轻跟读)大家找到感觉了吗?现在大家再读。

选项

答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朗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片段一中,这位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自由读、领读、对子百读、师生读、听录音读、男女生赛读等,让学生读中有思考,读中有感悟。应该说,这节课中,文本的朗读是充分的、扎实的,特别是通过“啊”在不同字音后面的读法更是提高了他们的朗渎兴趣。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因为它是一种能训练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当学生读不准“啊”的变调时,教师及时让他们先听录音朗读,再让学生充分练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带着情感和体会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章的味道,语感便也随之产生了,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片段二中就朗读形式来说,和片段一相比要少得多,尤其教师采用齐读的形式不利于学生张扬个性,不容易发现个别学生的优缺点,造成拖音严重,没有节奏。只有恰当地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能读有所获。读描写桂林的山的特点时,应多让学生听几遍录音,让读得好的学生范读、领读,带着对桂林的山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朗读。再结合画面,让学生边读边想,这样才能读出感情。 综合两个片段,都缺少老师的激励评价。采取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朗读的语气生硬,没有活力,学生自卑思想重。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vZx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