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有关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曾出现过较大争论。最终,前者占据上风,并逐步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文理相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渗透,才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将“明明德”放在至高无上地位,通过中国传统的“君子”人格培养,进而承担起社

admin2021-08-12  51

问题 西南联大有关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曾出现过较大争论。最终,前者占据上风,并逐步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文理相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渗透,才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将“明明德”放在至高无上地位,通过中国传统的“君子”人格培养,进而承担起社会责任。联大许多教授学贯中西,却没有食洋不化。他们都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书中“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而陈寅恪讲魏晋南北朝史、冯友兰讲中国哲学史时既能将中国古典语言信手拈来,又能够巧妙地将西方哲学、历史研究方法用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融会其中。

选项

答案(1)西南联大即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1938年迁设于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在今云南师范大学校内,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目的地。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高等学府,联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联大学者秉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南联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杨振宁、邓稼先、郭永怀、黄昆、朱自清、金岳霖等知名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都曾在西南联大就读。 (2)明明德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指彰明、发扬;“明德”指先天固有的完善光明的德性;“明明德”就是把美好光明的道德发扬光大。“明明德”是《大学》三纲领之一,是儒家所追求的道德修养目标。 (3)《浮士德》是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创作的诗剧。作品取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写浮士德一生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包括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事业悲剧5个阶段。这部作品气势非凡,写出了刚摆脱中世纪封建桎梏的人类排除万难的进取精神,深刻反映了人类精神的辩证发展。《浮士德》与《荷马史诗》《神曲》和《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四大名著。 (4)陈寅恪祖籍江西,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其主要作品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ugw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