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admin2017-02-16  17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4.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两会”以来,新一届政府履行承诺,逐步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但记者调查发现,项目审批难、民间办事难的情况仍旧存在。广州的李女士想把户口迁回郑州,跑了半年户口还没到手;而在武汉,一位学生吐槽,为申请助学贷款,他盖了26个章。某地一个学校为审批一个项目,连续跑了几个月,先后盖了130多个公章,事情仍然没有跑下来。某地一位农民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公章,跑了两年多,等手续办下来,市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名外商打算在某地投资一个项目,一年多过去了,项目仍在审批过程中,看好的投资收益也成了“黄花菜”,在当地召开的招商会上,外商当场失声痛哭。这年头,“办事难”已算不上新闻。审批成“马拉松”,盖章成“公章旅行”,俨然成了民众的寻常遭遇。程序繁冗、效率低下,动辄成为百姓办事的“绊脚石”,并因此饱受诟病。
    把脉“办事难”沉疴,无疑要找准病根。就眼下看,民间办事难,无疑跟公共服务前端的多重积弊紧密相关。比如,民众办事时,时常遭遇“摆架子”“给脸色”“踢皮球”,遭遇某些干部“慵懒散”;还有些事则因流程复杂、信息隔膜而变得纠结,如转户口,异地信息未联网,让人疲于奔命……
    2.新一届政府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开门要办的第一件大事。下面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间表:
    3月18日,全国“两会”闭幕第二天,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重点是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月28日对外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明确了国务院职能转变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后,机构改革进入“加速期”,多部委开始积极调研酝酿审批权下放的相关事宜。
    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同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会议决定,第一批先行取消和下放71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重点是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决定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会议确定2013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投融资、价格、民生、统筹城乡、农业农村、科技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并列出了九大领域的改革清单。
    5月13日,国务院就确保机构职能转变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发出“动员令”。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时指出,新一轮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幕已经拉开,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向前走!”国务院小礼堂里,谈及政府机构职能转变时,李克强语气坚定。
    6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其中不少审批事项,比如“港澳台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审批”,企业和社会呼吁多年要尽快取消,这次终于寿终正寝,体现了对民意的尊重。
    3.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明确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如果政府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审批上,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过度干预微观经济,必然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同时,权力越是过分集中,留给权力“寻租”空间就越大。所以,要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减少审批,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我们之所以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因为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与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行政权力配置格局和政府部门利益格局。政府要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以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领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行政权力科学化、公开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加快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进一步释放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4.简政放权,在实践中必须解决好怎样简政、如何放权的问题,才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该管的管好,从不该管的领域退出,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基层放权,以最大限度释放出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
    要充分认识做好简政放权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破除怕丢权、怕失利的思想,自觉服从改革发展大局,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破解“层层审批、公章围城”难题,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经济发展的做法,真正做到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激发各方面的发展活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妥善解决“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做到真放权。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减少环节,简化手续,提高效率,防止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做到放真权。凡是市场能够调节解决的,交给市场解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凡属于基层管理权限的,还权于基层,更好地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简政放权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要求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相应的改变。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办实事、见实效,不搞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当“一放了之、撒手不管”的“甩手掌柜”。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为基层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基层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坚持依法办事,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追究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能,让“政之所为”与“民之所需”更好对接,确保简政放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简政不等于减少服务,放权不等于放弃责任。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把政府权力放在阳光下公开运行。正确处理简政放权与加强监管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从规范主体活动资格为主向规范主体活动和评估活动结果为主的转变,变重审批轻监管为宽准人严监管。强化工作纪律,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行政审批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形成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机制,建设廉洁政府,防止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
    5.“机构改革之后,部长、省长、市长们的权力会缩小吗?”互联网上,一位网友的发问引来众多讨论。衡量“简政放权”的实效,不能仅看“谁的权力在扩大、谁的权力在缩小”,还要看政府的职能角色是否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各部门、各级政府是新的考验和挑战。“简政放权”后政府如何更好地服务?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群体怎样顺应这种转变?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最重要的是让人民满意,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最终目标。服务型政府的本质是建设一个以民众为中心的政府,而不是以政府自身为中心的政府。换句话说,“政府要围绕民众转,而不能让民众围着政府转”。
    另外,实行“大部制”治理结构,也绝不是部门越大越好,更不是政府机构设置越少越好,而是要相对集中,尽量减少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就中国的实际状况来看,政府部门设置要避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林立、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但同样不是机构越少越好、部门越大越好。从国际社会的经验看,一个国家的政府规模与其承担的公共事务职责相适应,并能够实现公共治理的高效、民众满意,就是一个好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提出“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和内涵,是与国际社会公共治理基本价值取向相一致的。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李克强总理在会议上指出,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靠法治。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本身就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首先,政府要守信。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政府失信是对市场经济最大的伤害,政府守信就是按照已制定好的法律来进行管理和服务,这是避免政府失信的基本要求。其次,政府要守宪。市场经济以统一的市场为基础,围务院及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实际上是遵守以宪法为最高权威的统一法律体系,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统一市场基础。再次,政府要守限。行政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既指政府活动有法律依据,又指政府活动受到法律的限制。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就要有自限意识,随时克服干涉市场的冲动,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这是法治的内在要求,也可以说是对政府“有所不为”的要求。现代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又要求政府在与社会的关系上“有所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包办社会事务,而是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从民生的角度看,这轮机构改革可以期待之处是:第一,减少行政审批,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市场主体,促进经济增长,增强改善民生的基础;第二,简政放权,增强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其经营活动的社会成本,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提供更多民众就业机会;第三,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食品、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提高民众生活的满意度;第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政府工作重点放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作用,使民众可以更好得到优质公共服务,进而更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要求。
    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从政府一个角度来讨论改革问题,没有社会组织的成长,没有市场体制的完善,不可能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和“管”齐头并进,才是政府机构的改革,更是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
    6.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西方国家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这一系列行政改革以公共选择理论和管理主义为主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共同观点是尊重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政府管理中的功能,减少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干预。从政府改革实践来看,当代各国政府改革的普遍趋势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放松管制,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实行政策执行的自主化改革。西方发达国家放松管制改革的进程与成效大致如下:
    美国对经济的管制大约自19世纪末开始,先是在铁路领域,后来还逐渐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邦特别行政机构,这些机构对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州的经济事务和国际贸易进行各种各样的审批和监督。但是过多的管制和审批严重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要求国内取消管制和审批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福特总统任期内,美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赢得国民对政府的信赖,开始采用行政手段对管制和审批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取消对经济不必要的管制和审批,比如美国完全取消了航空领域的管制,部分取消了汽车运输、天然气领域的管制,大量取消了铁路和电信的管制,加上有线电视、经纪业等领域的改革,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放松管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结果。美国的经验表明,过多的政府管制,繁杂的行政审批手续,不利于经济发展。适当的政府管制,简单有效的行政审批手续,可以解放生产力,同时也可以约束经济领域的许多不法行为,比如攫取垄断收益、不正当竞争、通过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是公共利益来牟取私利等行为。美国政府行政改革主要是围绕着放松管制展开的,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90年为止美国因此而获得了400亿美元的收益。放松管制取得成就的原因是由此而引入竞争,减少了政府干预的成本。
    日本对经济的管制大约是20世纪初开始的,先是在海运领域,后来也是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天皇特别行政机构,这些机构依照国家法律建立,对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对外海运和捕捞事务进行审批和监控。二战后日本成为战败国,更是加强了对经济的管制,这样拥有行政审批权的机构就越来越多。行政审批权的范围也越来越大。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曾先后进行过七次,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审批程序进一步简化,在许多管制领域引入市场机制,这一系列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经验表明,过多的经济管制,复杂的审批手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得不到优良的政府服务。根据周志忍教授的《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一书中关于日本行政改革的论述可以得知日本的行政改革方向主要有三种倾向:一是市场化倾向,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的作用,限制对民间部门的干预;二是民营化倾向,减少政府的职能,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职能分工,当公用事业、公共物品和服务由民间机构提供更有效时,就应该转移到民间机构去;三是自由化的倾向,政府放权于社会,政府的管制活动尽量减少,以使市场和民间力量充分发挥其功效。在这种行政改革思想指导下,日本进行了管制缓和改革,在细川内阁时期,日本推行了管制改革。对经济性管制按照“原则自由,例外管制”的原则实行大幅度缓和改革,就社会性管制,最小限度地保留,并进行了彻底调整。对需要新增加的管制和审批,要严格审定将其控制在最小限度。因而日本在管制和审批中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通过中央政府作用来建立自立、自主、以民为主的社会经济体系,试图依托并灵活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自由主义方式的改革。从日本管制和审批设置的过程可以得知日本的行政审批权几乎完全让给了市场和社会,政府留下的审批权是微不足道的。
    英国和意大利政府在与私人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投融资活动方面大多数是通过中介机构完成的(包括各种商会、咨询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这从制度上减少了政府部门项目审批人员直接受贿的机会。如政府在工程管理方面,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和提高经营效益,普遍实行业主责任制,一般不直接参与融资与管理。
    三、作答要求
概括“给定资料5”家教授对政府转变职能的观点态度。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1.政府要以民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设置政府部门,保证职责明确,结构合理。 2.政府要守信、守宪、守限,遵守以宪法为最高权威的统一法律体系,按照已制定好的法律来进行管理和服务,政府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就要有自限意识,不干涉市场。 3.政府要减少审批、让利于民,增强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增加就业,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提高民众满意度,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完善市场体制。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r5h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