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4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关注到了过去被人忽视的环境死角。”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分析,我们过去的环境治理规划和政策重城市、

admin2016-08-01  40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4年5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的出台具有重要意义,关注到了过去被人忽视的环境死角。”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分析,我们过去的环境治理规划和政策重城市、重工业,而对农村和农业关注很少,因此欠账很多。根据《意见》,国务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2.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布局日益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业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农村的脏、乱、差不但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影响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区乡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垃圾围路围河、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在农村许多地区依然普遍存在,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亟待破解。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篇《桃花源记》,将乡村美景勾勒得令人神往。然而,当到了现实中的桃花源地——湖南省常德市的乡村时却发现,美丽的乡村,正遭遇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尴尬困境。
    在汉寿县蒋家咀镇马家圾社区朱家塘组,露天垃圾集中填埋场已有10多米高,场地未见任何防护措施,附近到处是飘落的废塑料袋,旁边就是稻田和藕田。填埋场附近的几户朱姓居民说,夏天时这里恶臭熏天、蚊蝇成灾,即使在冬天也能闻到臭味。在澧县涔南乡东田村,有与朱家塘组类似的露天垃圾填埋场,只是占地规模和垃圾量更大。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提高和环境管理加强,农村渐渐成为城市的垃圾场。例如,在汉寿县县城,由于目前仍没有垃圾处理场,乡镇垃圾收集房等环卫设施也不齐备,生活垃圾、工业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被转送乡下,造成二次污染。“他们凭啥把垃圾堆在我们家门口?农村人就不是人了?”当地村民愤怒地说。
    作为江南水乡,发展珍珠养殖成为当地农村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素有“中国珍珠之乡”的汉寿县,珍珠养殖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已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珍珠养殖户受利益驱动,实行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放鸡粪等有机肥,造成水体污染;珍珠养殖水体排出的废水发黑发臭,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港,导致他们无水可饮。据了解,常德市每年约有6万吨蚌肉、近10万吨贝壳被废弃,成为重要的污染源。除了珍珠养殖,其他牲畜养殖也对当地水源构成威胁。在澧县甘溪滩镇沿岸有20多家存栏规模3000一5000头的生猪养殖场,这些猪场业主把生猪粪便直接排入甘溪,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臭气刺鼻。2011年5月份,该镇自来水源被生猪粪便污染,当地居民被迫连续两个月自购纯净水生活。
    在汉寿县蒋家咀镇,沅江边上的湖南长江汉寿化肥有限公司的乌黑废水,在江边的沉淀池略做沉淀处理后,直接排人沅江,在江边留下一道刺目的“黑线”。该县紫阳、广源、德乐、长江化工、鑫源、逐鹿等6家大企业虽然添置了排污设施,但排污设备很少按环保要求正常运行,均不同程度地排放着“三废”,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持久性危害。有个别企业甚至采取夜晚偷排的方式。躲避环保部门的检查管理。
    3.一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网友对农村环境的变迁感到伤心和担忧。他回忆,十多年前河道、公路、村间小巷即使有垃圾也大都是原始垃圾,对自然和人没有多大危害,空气依然清新,而今虽然村间小巷都修成水泥路了,公路也由原来的灰尘碎石山路变成了柏油大道,但工业垃圾遍地都是,随处可见,由此造成的臭已经不是原始的臭了,对自然和人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污染最严重的是河道,果皮纸屑、小吃包装袋、一次性塑料袋、家用生活残渣、废弃电池、各种瓶罐、各种包装纸和塑料壳等污染物不胜枚举。十多年前,我们成群结队地在家乡的河里洗澡、嬉戏,乡亲们洗脸、洗脚、洗菜、洗衣服也都不觉得脏,即使冬天河水依然充沛。而今连衣服都不敢拿到河里洗了,更不用说洗澡。现在都用自来水和井水,也因此造成了缺水现象,特别是冬天,当自来水断了,全村就那么一两口井,天天见底,供不应求,动作快的人才能打到水,有的甚至半夜三更起来打水。十多年前,河水清澈见底,大鱼、小虾、螃蟹也比较常见,还常去捕捉,现在小虾也难见一个,一层又一层的淤泥残渣,常见的是漂浮的红黄蓝绿的垃圾。河床原来也比较低,但由于乱倒垃圾和土石,现在河床高了很多,一次大雨,水就冲过了公路,虽然新修的公路比原来高了许多,但因为河床高且堵塞造成了排水困难。
    4.2013年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等就“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陈晓华说,新农村建设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这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下大力气来整顿。陈晓华在回答关于农村环境卫生和环境污染的提问时表示,农村环境污染由多种因素引起,现在正在研究和安排相关的试点,希望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来解决好这一问题。
    农村清洁工程符合当前农村内部的实际需求,是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面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它在巩固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等惠农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从统筹城乡发展高度,丰富与拓展惠农政策的内容和空间,是一项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农村清洁工程既不同于单纯的农村卫生工程,也不同于单一的环境整治措施,它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5.走进仙洪新农村试验区监利县,只见新房鳞次栉比、垃圾桶箱整齐划一;下水管道遁地潜行、农家院落特色突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美的新景观。近年来,该县充分把握国家“以奖促治”农村环保政策的机遇,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全力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如果监利近2000年的历史是一部皇皇巨著,那今日村庄的巨变便是其中最精美的华章。
    “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引水灌溉,90年代水质变坏,20世纪鱼虾绝代。”这段监利民间流传的顺口溜生动地反映出农村生态环境正日益恶化的现状。地处荆楚南隅、长江之滨的监利县,属传统农业大县。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和流域上游污染等原因,农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叠加,生态环境一度呈现逐年恶化趋势。农村整治污染、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作为省农村区域环境整治试点县,监利县启动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探索性地开展“农村污水收集治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保护、环保宣传教育”五大工程建设。为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该县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坚持不定期进行实地检查。听取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各示范区乡镇书记、镇长负总责,亲自抓,具体抓,并设立项目建设指挥部,乡镇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负责抓好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协调等工作。认真研究制定了《监利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明确目标、规范流程、强化责任,建立了责权明晰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监利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投入量大、分布点多、面积广。县政府坚持项目实施程序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政府采购办等部门充分行使监督职能,推行公众参与机制,在项目招标、评审等重要环节,全程参与,公开监督,确保依法开展工程招投标。
    连片整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民参与,该县一方面积极开展宣传动员,采取培训会议的形式,请镇、村干部学习生态环保知识,了解生态创建政策;一方面建设宣传工程,在示范乡镇人口密集区和道路沿线建立了大量的宣传栏和宣传标志。同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监利环保信息》宣传报道连片整治工作的意义、动态和进展。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三下乡”、“结对帮扶”等主题,开展环保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积极传播环保知识,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鼓励农民主动投入、改水改厕、投工投劳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展示宣传板报,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猪沼鱼”、“猪沼蔬”、“猪沼果”等多种生态农业技术和种养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现场会议召开后,该县对比先进县市,主动找差距、增措施,全力加大项目建设的检查督办。县委书记董新发在全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督办推进会上再动员,再要求,县“四大家”领导分片包项目,县委、县政府两个督办室分南、北两个片区,全面加大了督促检查力度。
    为巩固项目实施成果,确保连片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该县一手抓项目建设,一手抓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在落实运行经费、人员配置、技术培训、管理体制、监督考核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在垃圾收集转运方面,创建农村卫生保洁机制,组建新型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管理队伍,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对于离县城比较远的乡镇,由县、乡两级财政共同筹资建设规范安全的垃圾卫生填埋场所。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引进工程设施专业维护人员,开展安全和运行维护,同时制定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和征缴机制,对基础较好的乡镇先期开征处理费用,并采取县乡财政共同补贴,发动社会筹集等方式,先期保障项目运转,逐步推行市场化管理。
    在大规模、大力度进行村庄环境整治的同时,该县在农村污染防治和环境执法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控制城镇污染向农村蔓延。县政府投入资金9109.8万元,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1座,处理规模累计达到24100吨/日。拆除违法养殖网箱,保障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县环保局完成了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调查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定饮用水源保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排查行动和监测。坚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淘汰关停落后污染企业。县政府依法采取断电、断水、查封、强制拆除等手段,先后关停环境安全隐患突出企业十余家,责令20多家乡镇企业建设了污染处理设施,有效地控制了工业污染危害。
    积极开展绿色创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福娃集团等主要粮食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全县已建成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5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100万亩。全县优质水产品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达到48.5万亩。全县域森林覆盖率超过2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以上。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乡镇城乡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示范项目投入创造的环境效益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不仅为环保工作勇敢向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全面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县政府政研室主任谭华山如是说。
    6.“村里有卫生保洁员,垃圾也分类汇总到垃圾池,人居环境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步步高升。”如今,井冈山市的许多村民齐声夸赞。该市全力抓好175个农村清洁工程点的建设,农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按照“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该市着力抓好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共拆除废旧猪牛栏、厕所2.1万平方米,整理围墙8600米,完成改水1964户,完成改厕1911户,分别完成目标任务数的99.2%、96.6%。硬化村主干道、村内干道、入户道81.91千米,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新建排水沟15.99千米,种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新建、改建文化活动中心45个,新建体育活动场所43个。
    该市因地制宜,选择以填埋为主、焚烧为辅的垃圾处理模式,对边远山区或交通不便的村庄,采取“户分类、村收集、焚烧处理”的方式;对城区周边及交通沿线乡村,则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场)清运、市处理”的方式。大部分村点均制定“门前三包”制度,建立健全了长效保洁机制。开展了农户垃圾分类,新建垃圾池280个,添置了一批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回收袋发放到村点。同时,不断延伸垃圾处理网络,对农村集镇采取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处理模式,由垃圾清运车定时清运至市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使乡镇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5—6谈到很多农村环境整治的典型案例,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入。不超过400字。

选项

答案从农村环境整治的典型案例中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一是完善相关制度,设立污染治理机构。完善责权明晰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规范流程、强化责任。由当地领导带头成立农村污染治理领导小组,重点解浃农村污染问题,并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完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池等,鼓励农民主动投入、改水改厕、投工投劳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支持农村硬化、绿化、美化,兴建垃圾处理设施等;坚持项目实施程序公开透明。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 三是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全面排查当地生产企业,淘汰关停落后污染企业,鼓励发展多种生态农业技术和种养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减少面源污染。 四是完善垃圾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统一收集、统一清运、统一清理,使乡镇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五是加大媒体宣传及培训活动力度。对广大干部和农民进行环境知识教育,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起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mV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选调生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