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某教师在讲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中进行了“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教师:大家有没有喝过米酒或者葡萄酒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酒是怎么来的呢? 教师:将50mL大约40℃的温水倒入烧杯,再将

admin2021-09-14  30

问题 材料:
    某教师在讲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中进行了“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教师:大家有没有喝过米酒或者葡萄酒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酒是怎么来的呢?
    教师:将50mL大约40℃的温水倒入烧杯,再将大约15g的葡萄糖及5g的酵母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将搅拌均匀后的液体经漏斗注入玻璃瓶内,摇晃几下玻璃瓶。然后提问为什么要晃一晃玻璃瓶。
    学生:让玻璃瓶里的溶液混合均匀,能加大酵母菌与葡萄糖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教师:继续将玻璃瓶放入装有40℃左右的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保温。
    提问:现在玻璃瓶中有一定的空间,也就有一部分氧气,那酵母菌前期会进行哪种呼吸方式?
    学生:有氧呼吸。
    提问:我们之前已经学习过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底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和氧气,生成水、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教师:用橡胶塞盖住玻璃瓶,将输液管的针头一端扎入玻璃瓶的橡胶塞上,输液管的另一端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教师:拿出相同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是教师课前准备的,已经发酵了一段时间。
    提问:那如果是发酵一段时间之后呢?玻璃瓶内的氧气已经被消耗完了,这个时候酵母菌进行哪种呼吸方式呢?
    学生:无氧呼吸。
    提问:那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一样吗?无氧呼吸的产物又是什么呢?
    教师:从玻璃瓶中取出一部分液体,滴加了某种试剂(重铬酸钾),发现液体变成灰绿色。教师进行知识补充,该试剂是用来检测酒精的,若溶液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证明有酒精的产生。
    学生: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师生共同总结:酵母菌可以用来制作酒。
问题: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该教师采用的实验类型及这种方式的优点。

选项

答案材料中,教师采用的是演示实验,该教师一边演示实验,一边对学生进行提问,利用实验现象来归纳知识要点,以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其优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米酒和葡萄酒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②为学生理解发酵原理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如葡萄糖、酵母粉、输液管的针头等,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客观地分析具体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并巩固知识。 ③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了规范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④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有氧和无氧),使学生有序地观察发酵过程,了解发酵的来龙去脉,掌握实验的关键点,收到明显的实验效果。 ⑤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提出与实验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现象边思考问题,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地认识问题。 ⑥实验现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凝聚注意力,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生物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q1I9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