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

admin2017-05-11  34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顺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洵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的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照顺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由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
“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采用对的提问方式与技术是(    )。

选项 A、责备式提问
B、指导性提问
C、开放式提问
D、尝试性面质

答案C,D

解析 开放式询问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面质又称对峙,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尝试性的面质,如“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在此运用了“似乎”这一不肯定的用词,而开始时又先说明自己可能误会了对方的意思,最后又用问题作结束,这样的面质就为求助者留有了余地。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某单位职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p30C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