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动“谁能穿过弯道”中,教师投放了小扣子、纸条、棉花等各种材料和弯管,引导幼儿对出示的材料能否通过弯道进行猜想并记录。萱萱尝试让棉花通过弯道,反复操作了几次,都没成功。她看到身旁的明明把小钢珠和棉花揉在了一起,借着钢珠的重力,棉花很轻易就通过了弯道。萱

admin2016-03-22  34

问题 中班活动“谁能穿过弯道”中,教师投放了小扣子、纸条、棉花等各种材料和弯管,引导幼儿对出示的材料能否通过弯道进行猜想并记录。萱萱尝试让棉花通过弯道,反复操作了几次,都没成功。她看到身旁的明明把小钢珠和棉花揉在了一起,借着钢珠的重力,棉花很轻易就通过了弯道。萱萱立刻学起了明明的做法。活动结束后,一些老师指出,萱萱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探究,模仿甚至照搬别人的做法有悖自由探索的精神。不少教师却认为,善于向他人学习也是一种优点,只要孩子通过学习获得了有益的经验。
    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在平时的科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幼儿自由探究和幼儿模仿他人行为两者的关系?

选项

答案首先,萱萱的行为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幼儿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因此,他们在活动中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它能引导幼儿在互相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建构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究”,但“探究”并不是对“模仿”的简单替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下面从以下两点分析。 (1)适时“抛球”,引导探究。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发现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即促使幼儿对“为什么会这样”产生强烈的疑问,并进行创造性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肯定萱萱之余,还应不失时机地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或问题。如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穿过弯道了呢(思考问题、总结经验)”,“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迁移、运用新经验)”,从而帮助幼儿从简单的模仿学习进入自主探究的过程。 (2)合作探究,经验互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的作用,经验互补。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并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分享成功的喜悦,进而进发更多智慧的火花,从而使模仿与探究结伴而行。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oTS4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