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语文老师讲《曹刿论战》一课时,用投影仪展示了一组思考题:你认为鲁庄公懂不懂军事?你认为鲁庄公是昏君还是明君?学生二人为伴或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讨论的气氛如夏天般热烈,讨论的热情更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片刻讨论之后,学生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三派

admin2019-06-20  40

问题 一位语文老师讲《曹刿论战》一课时,用投影仪展示了一组思考题:你认为鲁庄公懂不懂军事?你认为鲁庄公是昏君还是明君?学生二人为伴或四人一组展开讨论,讨论的气氛如夏天般热烈,讨论的热情更如冬天里的一把火。片刻讨论之后,学生对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快形成了三派意见:(1)懂军事,明君……(2)不懂军事,昏君……(3)既懂军事又不懂军事,有时昏庸有时明智……学生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时不时有学生将“刿”读作“岁”。时间很快过去了四十分钟,“懂军事?”“不懂军事?”“昏君?”“明君?”……教师也没作任何评析。
    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对这节课进行评价。

选项

答案案例中的语文老师的这节课存在一些问题,不是一节好课。 (1)在教学目标上,新课程改革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师应全面设置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案例中的语文老师主要是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目标设置片面;而且当学生将“刿”读作“岁”时,教师也没有及时指出,说明语文老师连基本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也没有关注到。 (2)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语文老师以讨论法为主,本身就存在方法单一的问题。况且,在运用讨论法的过程中又存在不当之处。在运用讨论法时,教师应该在讨论结束后,进行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得出结论,学到知识。而语文老师却对学生们的讨论不做任何评析,导致学生学不到实质性知识。 (3)教学效果较差。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给予帮助、引导。而案例中的语文老师由于没有设置正确的教学目标,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缺乏对教学进程的合理把控,导致学生没有学到实质性知识,也没有得到情感上的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Ve3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