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国际在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3月28日(星

admin2012-10-19  21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国际在线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请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介绍“十一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情况及“十二五”规划中教育领域的有关工作,并答记者问。
   杜玉波:
   教育的发展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上了新台阶,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左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7年,有力地支撑了“十一五”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
   自去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启动了十大教改项目,部署了50项教改重点任务和425个国家级试点,涉及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29个省(区、市)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
   “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改善民生,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和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为到2020年实现“两基本、一进入”的战略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
   第一,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其次,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第三,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机会公平。
   第三,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一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加大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四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第四,人才培养结构要有新格局。一方面,要使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特色更加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着重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
   第五,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一要全面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形成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态势。二要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三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营造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环境。四要加快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人才健康成长的立交桥。五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更多地利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和政策指导等手段管理教育。
   2.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全面公布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及试点地区、学校。
   通知强调,本次改革试点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把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作为检验教育改革的根本标准。坚持统筹谋划,确保改革协调有序推进。
   通知公布了改革的重点任务及试点地区、学校: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辽宁省大连市,上海市闵行区,江苏省部分市县,浙江省部分市,安徽省合肥市,甘肃省部分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云南省)。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县,贵州省毕节地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江苏省,浙江省)。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市部分区县,天津市,山西省,黑龙江省部分县市区,江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四川省成都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部分市,吉林省通榆县,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嘉善县,安徽省,福建省部分市县,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部分市区,海南省,四川省部分县,云南省,甘肃省部分市,青海省部分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县,贵州省毕节地区,甘肃省酒泉市,青海省海南州)。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云南省)。
   (3)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辽宁省盘锦市,江苏省南通市,安徽省,山东省,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部分市县)。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北京市,广东省深圳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部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陕西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安徽省,湖北省,海南省,重庆市,云南省部分市州,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市县)。
   (4)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天津市,辽宁省,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市,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部分市州)。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部分市,安徽省部分市县,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改革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体制,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毕节地区,云南省部分市州,青海省)。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督导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市部分区,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江苏省部分市,浙江省部分市,山东省部分市,河南省商丘市,湖南省部分市,广东省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甘肃省部分市)。
   (5)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安徽省,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北京大学等33所部属高校,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赣南医学院,海南大学,西藏藏医学院,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北京大学等17所部属高校)。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北京市,在沪部分高校及附属医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济南市,广东省广州市)。
   (6)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广东省,云南省)。推动建立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北京大学等26所部属高校)。建立健全岗位分类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清华大学等8所部属高校)。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完善高校内部财务和审计制度(黑龙江省,浙江省,厦门大学等3所部属高校,长春理工大学)。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湖南大学等3所部属高校)。构建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健全高等学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黑龙江省)。
   (7)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中央高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发展机制,建设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高校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辽宁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甘肃省部分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等14所部属高校)。发挥行业优势,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行业高等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水平专门人才(北京科技大学等15所部属高校)。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体制机制,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外国语大学等5所部属高校)。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家紧缺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平台,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部属高校)。加强内地高校与港澳知名高校合作办学,探索闽台高校教育合作交流新模式(福建省,广东省)。
   (8)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纠正对民办教育的各类歧视性政策,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云南省)。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省深圳市,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云南省,西安欧亚学院)。
   (9)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帅队伍建设
   制定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教师职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推进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北京市,黑龙江省,江西省部分县市,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陕西省部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北京市,江苏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河北省,吉林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部所属6所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青海省部分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河北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吉林省松原市,上海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中山市,陕西省宝鸡市)。
   (10)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重庆市,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索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甘肃省)。
   3.南方日报讯  广东教育将迎来变革时代!记者从省教工委与省教育厅下发的《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中获悉,广东将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区域、有步骤地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培养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据《方案》公布的时间表,广东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分一步走。
   第一步(2010—2012年),启动试验,重点突破。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分圳开展重点项目试点工作,着重突破难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第二步(2013—2015年),扩大范围,稳步推进。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教育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第三步(2016—2020年),全省推广,深化改革。全省范围内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工作,全面实现教育改革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凸显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效应。
   (1)学前教育探索学前教育政府“买单”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主要以市场为主导,大部分是民办幼儿园。在这次改革试点中,广东明确提出,“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学前教育领域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要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以多种形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为了普及学前教育,广东将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展学前教育。
   同时,对于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一问题,《方案》指出要“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学前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还要创造条件设立学前教育财政专项,扶持欠发达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补助。
   (2)义务教育外来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
   广东是劳务输入大省,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这是广东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据了解,2009年广东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279万人,占全国近1/3。为此,采取多形式、多途径为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探索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后考试升学的问题,是广东教育改革下一步的重点之一。而现在广东有些地方所采用的“积分制”、政府购买学位等多种方法,也将在更大的范围推广。
   (3)落实教师医保和公积金
   在中小学师资方面,改革试点方案提出要合理配置中小学教师资源,按编制标准配齐配足相应科目的合格教师,全面解决代课人员问题。这是解决农村教师问题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广东将下大力气坚决解决这个历史遗留多年的老问题。
   同时,《方案》还提出要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保障长效机制。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设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保障体系,依法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
   (4)职业教育优秀职教生有机会读研
   广东是职业教育大省,《方案》明确,广东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构建从初级到高端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据了解,全面建立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完整链条,这在全国是首创。也就是说,优秀的职教学生今后也有机会读研究生进行深造,广东从专业学位这个角度来打通多年不通的“立交桥”,让职教生学得更有前途,更有希望。
   下一步,广东也将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建立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机制,打造职业教育校企联盟,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并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发展。
   (5)高等教育探索大学校长职业化
   根据《方案》,广东下一步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包括推进高校治理模式改革,完善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组织制度和评价制度,健全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社会监督、民主管理机制;对校长职业化和教授治学、社会监督、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也将进一步探索。
   校长职业化是方案中一大亮点,针对现在不少校长身兼数职,既要搞行政管理,又要搞教学科研的状况,校长职业化更鼓励校长们把大学校长当成一个职业来追求,当专业的教育家,而自己的科研教学自然要有所舍弃。
   《方案》还明确,要依规确立大学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关系,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的管理模式。同时,要充分尊重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权威地位。扩大社会合作,建立高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6)招生录取成人高校“注册即入学”
   接下来10年,广东是否会在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上进行创新?据《方案》透露,广东将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基础上,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建立自主招生、推荐招生、定向招生、破格录取的招生机制。
   其中,高水平大学将采取统一考试、学校联考、学校单考等多样化考试招生形式,探索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新模式;一般本科学校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要依据,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组织评价择优录取;推进高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实现根据学生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技能测试成绩注册入学;成人高等教育逐步由统一考试招生过渡到注册即入学。
   (7)国际合作支持港澳名校珠三角办学
   根据《方案》,区域教育合作和教育国际化是广东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广东将重点支持港澳知名大学在珠三角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着力引进国际化人才,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注重产学研结合,共同建设以粤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为特征的南方教育高地。
   为提升广东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广东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拓展与国外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水平。
   据透露,到2020年,广东将重点引进3至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4.以下是记者对科技问题的调查:
   (1)择校费用平均超过2万元
   数据表明,北京市平均择校费用,高中阶段最高,其次为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最低,分别为27518.34元、19637.83元、13694.85元。“择校费已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教育支出和经济负担,而且高中生择校费已占到了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该课题组有关负责人说,“城区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择校费用远远高于郊区,其中小学阶段城区和郊区择校费的差距最大,其次是高中阶段。”
   (2)17%的重点校把择校费用于教师福利
   课题组通过对校长问卷的调查数据发现,产生择校费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或特殊教育的愿望(75%)、教育经费严重不足(60%),而择校费的主要用途是交给上级主管部门(75%)、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不足(45%)、投入学校的基本建设(40%)。
   “调查还发现在择校费用途方面,来自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校长的选择出现了显著差异。”课题组有关负责人说,“在择校费使用这一问题中,17%的重点校校长选择了教师福利,而非重点校校长则无人选择此项;部分重点校(8%)将择校费用于代课教师的工资,而非重点校则没有此用途。”
   (3)多数校长认同“以分择校”
   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普遍实行的就近入学制度实际上是以户口为基础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强制性行政择校方式,加上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等原因,使得中小学择校成为一个短期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此次调查也表明,大多数校长赞同采取完全按照学生成绩来录取择校生的方式,只要考核方式合理,不失为当前条件下解决择校问题的最佳方式。来自北师大的教育专家说,“择校费的收取要做到合理、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的方式,并引入社会评价和中介机构评价的制度。”
   5.中新网2010年12月8日电  教育部网站今日发布《天津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全方位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基本形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方案提出了天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取得新突破,使义务教育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区域特点。到2012年,全市12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阶段性的现代化建设标准,全方位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差距,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基本形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素质教育要求得到基本落实。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基本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
   为保证试点目标,天津市制定四项改革措施:
   第一,制定一个标准。研究制定《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以下简称《标准》),针对《标准》,配套实施“校舍加固改造和功能提升工程”、“图书配送工程”、“新增教学仪器配送工程”、“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256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五项工程。
   第二,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为重点,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二是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促进区域学校均衡发展。
   第三,完善三项机制。完善促进均衡发展的督导机制,完善促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机制,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保障机制。
   第四,落实四项任务。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学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
   天津市同时配套研制四项政策:
   第一,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在国家提供部分专项基金支持的同时,天津市约需筹集7.4亿左右资金,对266所学校实现集中供暖,529所学校进行旱厕改造。
   第二,加强统筹协调,鼓励改革创新。在试点工作中,市级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积极为区县提供服务和保障。同时,鼓励区县、学校发扬首创精神,自主进行包括体制、机制在内的改革创新。
   第三,强化民主决策,争取公众监督。在试点工作中,制定、出台的相关教育政策,均遵循一定的民主程序。通过召开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政策的基本标准。同时,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政策信息公开制度。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络、报纸等现代媒体平台,定期将教育政策信息向社会公布,让公众监督。
   第四,实行政策倾斜,保证“项目”实施。为实现改革目标,并保证试点取得创新成果,天津市根据各区县、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实施、人员配置、经费保障、制度环境等方面,将努力创造条件,向财力相对困难,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区县,给以较大的政策倾斜。
   天津市从四个方面给予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天津市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国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改革方案,研究政策措施。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建立市、区县财政合理分担的保障机制,包括合理确定“项目”的投资总额和分担比例,保障经费投入及时到位。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确保“项目”按计划分步落实。
   三是实施督导评估。制定《天津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评估验收实施细则(2008—2012年)》,组织评估验收专家组,对区县进行逐校评估验收。实行评估结果公告制度,用评估合格的学校占区县学校总数的比例,衡量区县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2012年底,市政府将以此为依据评选和认定“天津市义务教育先进区县”。
   四是开展理论研究。成立专项课题组,针对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专家咨询组,适时就试点工作的有关问题开展咨询。
   该试点有明确的时间进度安排:按照“一个周期,分年达成”的思路,整个试点工作于2012年底结束。具体目标是:2009年,2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完成现代化建设,通过评估验收;2010年,50%左右的义务教育学校完成现代化建设,通过评估验收;2011年,7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完成现代化建设,通过评估验收;2012年,9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完成现代化建设,通过评估验收;2012年12月,“工作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专门报告上报教育部。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6.新华网深圳2月23日专电  23日,深圳所有小学、初中开学。记者23日从深圳市教育局了解到,深圳将在去年所有公办学校暂停收取借读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借读费。此举将惠及逾55万非深圳户籍学生。
   据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广东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出的《关于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从去年1月1日起,广东一律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借读费。从去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所有公办学校已暂时停止收取借读费。近期,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取消借读费。
   文件明确规定,免费的内容包括书杂费(含杂费、课本教材费、练习本费)和借读费。免费义务教育的对象包括四类,一是在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并取得学籍的深户学生。二是符合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政策规定,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并享受深圳户籍待遇和取得学籍的学生(含驻深解放军、武警、警备区各部队、驻港部队干部、留学回国人员子女)。三是在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并取得学籍的市外广东省户籍学生。四是符合在深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并取得学籍的省外内地学生。
   记者了解到,此前,公办小学每学期的借读费分为700元、770元、805元、875元不等。公办初中每学期的借读费分为900元、990元、1035元、1125元不等。深圳义务教育阶段有逾55万非深户学生,此前他们若就渎公办学校,需缴纳借读费。针对公办学校取消借读费出现的学校经费缺口问题,深圳市发改委近期}}{台的文件中规定了相关补助办法,由深圳市财政委商深圳市教育局研究制定。
三、申论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中反映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篇文章。
   [要求] 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实,语言通畅。

选项

答案 实现教育公平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造就公平的社会;只有受到公平教育的一代,才能自信地创造未来。在教育上体现公平、正义,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让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实现教育公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增加其教育机会。 第二,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推进社会公平。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为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第三,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教育结构单一、学制僵硬等制度化教育的自身缺陷,是造成教育机会,尤其是学业成功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重要原因。通过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增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 第五,建立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和体制。提高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共同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通过教育体制与机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Rh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