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

admin2019-04-23  51

问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孟子.滕文公上》
    请回答:
简要评价一下这个制度。

选项

答案井田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最初来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到国家产生之初的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变来的,保留着公有的名义,实质变成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分份的,并跟着份地的变动而迁居,即所谓的“三年一换土易居”。说明劳动者对私田只有占有权、使用权,私田和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劳动者占有、使用公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概括地说,井田制的实质就是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由于生产力低下,成员需要共耕公田,耕种私田时也要经常协作,产品也要互相调剂,这也就是井田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独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强,井田制的消亡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秦汉以下,许多政治家为了解决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矛盾,往往乞灵于“复井田”,不少王朝的土地制度也的确受到了井田制的若干影响。然而,真正的井田制最终仍只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也就是井田制。考生需要从材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得出这是井田制的特征,也是解题的前提,不然只有文不达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nLB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