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结合实际予以说明。

admin2011-03-24  50

问题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结合实际予以说明。

选项

答案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们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纯粹是外在的,儿童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对偷药的可能反应,赞成:可以偷药,因为先提出请求;反对:偷药将会受到惩罚。衡量是非的标准由惩罚决定。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对偷药的反应,赞成:妻子需要,他要和妻子生活;反对:可能入狱,妻子可能在他出狱前死,偷药没好处。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行为好坏依据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 (2)习俗水平: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能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准则,能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对偷药的反应,赞成: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反对:偷药将给家庭带来麻烦,丧失名誉。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就是对的。顺从传统要求,谋求赞赏。判断行为依据动机。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对偷药的反应,赞成:若不这么做,要为妻子死负责;反对:要救妻子的命合情合理,但偷东西犯法。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只要行为违反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 (3)后习俗水平: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也称原则水平。他们能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法律和权威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 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对偷药的反应,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不论情况多么紧急,总不能采用偷的方式。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但契约可以依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会大众利益。 第二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对偷药的反应,赞成: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是最重要的;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样急需这种药,要考虑所有人的生命的价值。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liq9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