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列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

admin2022-06-02  14

问题 试列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晚清“新政”研究的新观点。

选项

答案(1)清末新政的性质。长期以来,对清末新政的定性基本上是负面的,近年也出现了更多的新认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否认清末新政的反动性质,转而给予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如王守中认为,“是清政府所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面改革运动”。虞和平则认为,是中国近代化“正式启动阶段前夕的准备阶段”。而萧功秦称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2)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对清末新政的重新定位更多的是通过对清末新政与其前后其他历史运动和重大事件的关系进行比较和重新评估体现出来的。在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王守中认为,清末新政“实际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在清末新政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郭大松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致使民族危难进一步加深,增强了实行新政的力量,且清除了实行社会变革的最大阻力,从而为清末新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 (3)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侯宜杰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清廷“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刚愎自用,拒绝接受意见,措施保守而迂缓”;二是“缺乏将改革事业进行到底的坚强领导核心”;三是“政府腐败透顶”。 (4)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李泽厚提出:“辛亥革命是搞糟了,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认为“清朝的确是已经腐朽的王朝,但是这个形式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宁可慢慢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迈上现代化和‘救亡’的道路;而一下痛快地把它搞掉,反而糟了,必然军阀混战。”结果造成了“不断革命”的局面,而“‘革命’在中国并不一定是好事”。 马勇认为,辛亥革命的崇高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和矛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不是不应该发生,而是因为志士的觉悟太早了些,人为的力量太大了些,如果按照革命党人所反对的天演的规律持续发展,次序推开”,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辛亥革命式的社会变动肯定在中国迟早要发生”,不过结局会“好得多”。 朱英也认为,“清末新政的终止或日失败,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的分析到此为止,则未免失之简单和片面”,还应分析其他各种主客观原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kmaj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