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我们常用的政务APP有14个,这还不包括政务微信公众号。我上班时要不停盯着手机,牵扯了很多精力,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10月26日,记者随省纪委督导调研组明察暗访时,舟山一位基层干部感慨,APP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多APP的推出,也给基

admin2020-12-09  24

问题 材料1  “我们常用的政务APP有14个,这还不包括政务微信公众号。我上班时要不停盯着手机,牵扯了很多精力,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10月26日,记者随省纪委督导调研组明察暗访时,舟山一位基层干部感慨,APP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多APP的推出,也给基层工作增加了一定负担。“在操作APP的时候,来办事的群众常会误认为我们是上班玩手机。”
    多地基层干部在察访中提到,当前政务APP让人眼花缭乱,令基层疲于应付;个别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内容远离群众,甚至成为“僵尸号”;有的工作微信群和政务办公群成“秀场”,存在“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倾向。“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渐渐露头。
    近日,督导调研组在新昌县某乡镇察访时统计,每位干部的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每天若要认真完成APP上的“留痕”任务,要耗费两个小时左右。
    杭州市拱墅区一位社区干部反映,某平安工作APP不太好用。它考核的是里程数,可因为是专网,信号不稳定,时常出现走访后未记录的情况。而且城市社区大多是楼上楼下巡查,却不计算在里程数内,导致一些社工为了不在考核排名中落后,要专门出去溜圈刷里程数。而且走访时间一定要是上班时间,很多走访是在晚上,系统却不认可。另一社区干部反映,仅走访群众一块内容,就要在民政、某综治APP、某智慧平台等3个地方录入数据,每天录入的内容几乎相同,存在重复登记,希望内部数据资源可以整合。
    察访时,还有一些干部表示,一些APP服务内容同质化。有干部反映,一些APP的部分功能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或支付宝都可以实现,但仍被单位强制要求下载。还有干部反映,下载后还要实名认证并截图发到单位群里。
    督导调研组察访时发现,有些本该“生动活泼”、服务群众的微信公众号却“表情呆滞”,远离群众关切。查阅几个地方的官微发现,丽水市某县县政府认证的官方微博总共就发布了3条信息,今年3月之后就再也没有更新过。金华市某县新闻办认证的官方微博已经连续19个月没有更新过。
    一些工作微信群和钉钉群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宁海的一位乡镇干部表示,现在不少工作都要通过微信和政务办公群进行留痕管理,有的村干部村里到过了,照片发了,工作就算干过了,并没有真正深入群众,问题也并没有解决。“上级要求在工作群里上传社保、计生等政策宣传的工作照片,可有的人只是到村里的公告栏里拍张照片,发到群里就完事儿。”  “工作群里也有‘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情况。”舟山一位乡镇干部反映,个别干部会在群里有意晒各种工作照片,把摆拍的下基层照片和加班工作照发到群里,以求领导“看得到”。有干部担忧,这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如果盛行,会影响低调实干者的积极性。
    材料2  记者最近前往江苏一开发区采访,恰逢两名基层公务人员前来推广上级部门的APP。开发区工作人员称已下载其APP,但对方说不行,得扫他们提供的二维码下载安装,才算完成任务。无奈,该工作人员只能按要求重新下载。
    “有些部门推广APP、公众号的做法真的很过分。”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抱怨,“一个市级部门的公众号,要求我们完成的关注量与区域户籍人口数基本等同。这怎么可能?难道连襁褓中的婴儿都得挂部手机?”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有部门甚至以方便群众办事为名强推APP。在群众前来办证时,基层干部不得不要求办事群众先下载APP、注册并捆绑手机号、填写个人信息。整个程序走完,再通过APP办理相关事项。其实,群众到这类部门一辈子也就办一两次证,如此强行推广,容易引起群众不满。
    采访中,一些社区干部也向记者倒苦水。“有些APP、公众号推广直接给社区压任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主任说,最近上面压下来两个APP,一个明确要求完成160条的下载任务,一个要求完成300条的下载任务,完不成年底评优就要受影响。“这些APP不光要求下载,还要绑定支付宝,再将下载的手机号、验证码发回后台,以证实是否真实下载,程序繁琐。”多位社区干部说,因下载太多APP和公众号,他们的手机内存常常不够用,经常是一边卸载,一边再安装。
    不少APP和公众号除下载任务之外,还有转发、反馈任务。每天一上班,他们就得打开各类APP和公众号,发朋友圈、点赞并截屏反馈。仅这类工作,就占据他们相当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
    问题:请就合理开展掌上政务、防治网络形式主义谈谈你的看法。

选项

答案(1)开展掌上政务要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让老百姓动动手指头,就能了解政策法规、政务事项、便民信息等,或实现一些民生小事的办理、民情民意的上达。 (2)开展掌上政务应强化总体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考虑掌上政务运营成本及社会效益,及时清理同质化政务APP,建立长效维护更新机制。防止因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而增加基层公务人员及群众负担。 (3)开展掌上政务应加大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推进政府部门观念的革新,重视专业培训、完善奖励机制,畅通民意传达至各单位的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实现与民众的交流。 (4)开展掌上政务要强化监督,落实问责,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掌上政务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以广泛的群众监督机制和严厉的问责机制,保证掌上政务“不敢休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km83FFFM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