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做法: 教师甲对学生吼道:“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整节课都无精

admin2019-12-23  26

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做法:
    教师甲对学生吼道:“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地对学生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实验过程吗?"学生思索片刻,答对了一部分。教师乙很兴奋地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索了一下,做了补充。教师乙点了点头:“很好,请坐!其他学生还有不同看法吗?”……该生听得更认真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甲、乙两位教师的教育行为。

选项

答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这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可能是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教师应当对其加以教育、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责备。 (2)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案例中的教师乙,利用学生所做的实验引导其回答问题,就是充分利用了该生的独特性。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将学生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年龄特点与认识水平。教师切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责备和直接告诉他答案都不是很好的做法,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从而促进其发展。 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甲对学生严厉批评、挖苦;而教师乙则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体面地坐下,并且更加认真地听课。可见,教师甲的行为不可取,教师乙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h29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