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二、给定资料 1.(中新网2月27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日与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

admin2012-09-24  25

问题 一、注意事项
   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二、给定资料
    1.(中新网2月27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日与海内外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使社会更加发展进步,使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进一步得到改善,使人民生活感到安全,对未来充满信心。
    网友“无限憧憬”向温家宝总理提问说,“未来五年我们最大的渴望就是要有幸福感。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政府有哪些考虑?”
    “对于幸福的理解和标准可能人们都有不同,我也曾经讲过关于如何使人有尊严和幸福,我不想再重复过去的话,我只是说如何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温家宝总理说。温家宝总理指出,如果说结合“十二五”规划,那么我就想强调一点,就是民生问题,这也是大家所关注的。什么是民生?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民生就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
    温家宝总理说,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2.民生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必须有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仅有这一点还不够,还要有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公平的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分配公正是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社会进入转型期,我国贫富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势。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那么大多数人的生活就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不满情绪就会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应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以及“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大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力度,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在经济工作中,如何加快发展提高经济总量、集聚社会财富,常被比喻成“做大蛋糕”;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常被称作“切好蛋糕”。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块“蛋糕”不算小了。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和“人均排名世界百位”的落差提醒我们,从国富走向民富,还有好长的路要走。继续“做大蛋糕”的压力仍在,仍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民共同做好高质量高水平的财富“大蛋糕”。同时,要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切分好“蛋糕”,让民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还要正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实,公平分配社会财富。诚如温家宝总理与网民交流时所说,如果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3.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网上出现了一个“反对高考加分联盟”。除教育部统一出台的高考加分政策外,各省级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加分规定也五花八门。
    据媒体报道,有的省高考加分多达17项,得到加分照顾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16%。高中毕业班分成了两派——“锦衣派”和“无衣派”。那些在高考前就已获5—20分加分的学生,仿佛“锦衣”在身;而不带加分“裸考”的学生,被称为“无衣派”。此前,重庆、浙江台州等地加分造假曾被曝光,受益者大多是当地官员的子女。
    网民担心,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的起点,是延续30多年的社会公平举措,别被加分政策逐步侵蚀。新浪北京网友认为:高考加分政策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各地政策不尽相同”上;教育部应当规范这个政策,并制定出打假措施,保证大致的公平。
    网友“沙洲野绿”觉得:加分项目基本上是城市孩子的长项,这个政策加剧了农村与城市的不公。《人民日报》李泓冰的“人民时评”担心:名校招生从“裸考”生中录取的比例越来越低,无疑加剧了农村生源在高校中逐年下降的趋势。
    四川绵阳网友一针见血地说:加分绝大多数是父母努力的结果,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错误的引导。父母无权势的其他孩子又该怎样判断这个社会?网友“开心”恳求:目前国情下,必须防止权力、金钱向加分渗透,留给草根一个仅有的公平竞争机会
    4.在停止福利分房10余年后的今天,一些部委、央企甚至高校,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政策通道,进行带有福利性质的分房和建房;一些地方城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低价房,也被质疑为向特定人群输送利益。作为“典型案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7月11日《财经国家周刊》)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这一消息注定要刺激公众的神经。到底是商品化住房的“有益补充”,还是某些权力部门开历史倒车“自肥”的变通手段?对于旨在“居者有其屋”的时代,到底是一个让一部分人先受益起来的馅饼,还是注定要成为一个拔不出来的泥沼陷阱?    一些支持“馅饼说”的人振振有词一既然国家满足不了民众住房的巨大缺口,让一些单位自己建带有福利性质的房子,低价卖给大家有什么不好呢?最近多个地区的保障房建设,不就是这么鼓励的吗?这或许是“福利房回潮”合法化最有力的论据。可问题在于,这事儿是需要区分对待的。对于自负盈亏的纯粹市场化企业,愿意出资费力集资建房,降低成本解决职工居住问题,从社会角度似乎应该鼓励,这算是企业溢出社会效应的组成部分。可现实却是:当前大量福利性质的分房建房,都集中在依赖财政拨款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与公共财政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垄断国企,财务上很难说清,靠什么兑换很难说清,牺牲了多少纳税人权益很难说清,这些通常是遮遮掩掩的糊涂账。而如此福利分房获益的人,实际上并不是这个社会的低收入群体,甚至是这个社会最该有能力购买房子的人。结果是什么?就是越有能力的单位、越有权力的个人,就越能得到超低价格的好房子,甚至成为见不得阳光的输送利益通道。 这样的局面如果不加以制止,只能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越陷越深,鼓励企业分担住房责任的政策,率先被接近权力的单位变相利用。尤其是公务员的住房问题,“超国民待遇”的补贴福利这些年一直饱受诟病,更有甚者住着政府提供的免费房,拿着高额的住房补贴,却屡屡爆出超低价格团购商品房的丑闻。在如此语境下,再默许他们依靠手头政策等资源便利,率先回潮获取“差价”利益,只会撕裂民众的不满情绪——会哭的鸟儿有食吃,绝不等于掌权的鸟儿有食吃,这是基本的权力伦理。
5.社会保障在消除老年贫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的覆盖率和合理的工资替代率是大多数国家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特征。人们相信国家组织和实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缩小市场分配导致的贫富差距,促进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帮助社会朝着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实施更趋向于作为一个社会力量,通过重新分配国家和社会资源,强化已有的社会阶层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受益范围狭小和分布不平等的现象。在收入方面,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城市老人和乡村老人之间、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之间以及不同行业退休者之间制造了显著的不公平。
首先,城乡老年人在社会保障收入方面存在差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显示,在当代,老年人口养老保险受益分布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城市,57.5%的老年人口享有养老保险或退休金;在乡镇,这个比例是24.8%;在农村,这个比例为4.6%。虽然政府有计划地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和养老金计划,但是,目前还有54 %的农村老人依靠家庭和子女的帮助生活,其中38 %的老人需要继续参与生产劳动为自己挣得一份收入。
    其次,老年人在社会保障收入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当代中国老年人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被排除在政府的社会保险项目之外。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老年人口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城市老年人口中,87%的男性老人有稳定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金收入,而在女性老人中,这个比例只有55%。同样的情况还反映在社会医疗保险受益方面,城市男性老人中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为73%,而女性中这个比例为50%。统计调查还显示,12%的男性老人平均月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而女性老人中同类比例为40%。
    最后,现有养老保障计划不仅把劳动市场中非正式部门的劳动者排除在外,还在保障计划覆盖范围内根据职业将退休者的收入分成不同的等级,而且等级之问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那些有退休金或养老保险收入的老人中,因退休前受雇于不同的部门而造成退休收入不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企业雇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政府机关、公共事业部门雇员的退休金制度并存。这两种制度在制度模式、管理结构、筹资机制、收益计算和调整、受益资格条件以及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企业退休的人员获得的养老金收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特定比例,而且这种养老金没有制度调整机制。而支付给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退休者的退休金则是以在职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为标准,且随着在职工作人员工资的增长而增加。
    6.一名年轻女子在宝马车上吸毒后毒性发作,将车歪斜地停在马路当中。在派出所,面对警察的询问,女子则称“我爸爸是村长”。近日,一则“吸毒女秀宝马,我爸是村长”的视频在各大网站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专家认为,这次“我爸是村长”的雷人之语可以套用当今社会的流行词“拼爹”来解释。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拼各自的父母,例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这些人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
    没有人愿意贫穷,但经过努力依然摆脱不了贫穷,才是不正常而令人悲哀的。相对于富二代来说,穷二代是指没能致富的工人或农民的子女,他们如今依然无从改变贫穷的命运。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曾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辛勤打拼,却始终无从到达理想的彼岸。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远没有营造出一个不同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机制,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远没有形成。官二代、富二代可以“拼爹”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穷二代却只能感慨命运不济,这无疑是不正常的。
    30多年改革开放的过程,社会已经形成了既有制度框架下的运行规则和利益群体。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既有政策的受惠者中有一些人由于担心失去已有利益,转而反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希望按照既有的制度、政策继续维护自己不断扩大的利益,导致改革动力缺失。而许多失地农民和城市失业人口则因为难以占有资源和政策优势而逐渐失去向上流动的能力。这个意义上的阶层固化在本质上是大多数群体难以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获得公平的机会和公共服务的结果,是社会不平等结构的固化。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政策制定和落实更多还是按照工人、农民的阶级身份或者区域划分来安排的,较少专门针对某个阶层。这固然有利于维护公平,但是在利益分化加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粗线条的政策过程难免存在缺陷。
    位于上层的利益既得者在权力和财产权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他们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后
代承袭着权力和财富。“官者”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就业机会,“富者”可以通过财富的传递,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如果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希望,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充满活力、充满希望。而现在,底层民众的希望几乎破灭,路是越走越窄,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社会阶层继续固化就会带来两大恶果,一是整个社会流动陷入僵化,长久下去这个社会将失去生机和活力甚至出现断裂。二是对立情绪日益激化,如果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关系随时可能擦出火花。“阶层固化”的社会是一潭死水,当底层民众失去改变命运的希望,当富裕被垄断,贫困被世袭,社会情绪的对立与仇视就难以调和,社会的稳定便难以维持。
    7.三十多年来,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回过头来看,“效率优先”,我们成绩十分出色,而另一个目标——公平,却越来越远离了我们。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对于中国来说,不是未雨绸缪,而是势在必行。
    收入差距源归何处?
    差距之一分配比重 两个比重偏低,即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前者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了2007年的41.4%,后者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了2007年的57.5%。 差距之二分配关系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我国收入最低行业与收入最高行业相差15倍,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相差2.68倍;少数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匕百倍。差距之三分配秩序 一些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不少用人单位同工不同酬,津贴补贴名目繁杂、渠道混乱,据财政部门涮查显示,单位之间最高福利与最低福利竟然相差300倍;一些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失范,等等。
    《香港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酝酿多年。但老百姓总感觉“雷声大,雨点小”,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事实上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各个垄断领域行业的利益,阻力重重。
    8.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无疑是2010年值得记录的一笔。自2010年2月1日江苏率先启动后,各地纷纷上调,幅度平均超过20%。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上海市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为北京市11元。尽管如此,不断攀高的物价依然引发普通居民对提高收入的强烈诉求,加快收人分配改革成为普遍呼声。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关乎每个人的生活,又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此前,收入分配改革工作一直在推进,但改革的总体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可喜的是,2011年收入分配改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人差距扩大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列为2011年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明确表示,“十二五”期间已经到了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必须破题”的关键时期。他强调,要“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
    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资分配关系逐步理顺:建立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工资集体协商稳步推进,最低工资、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得到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初步建立。基本解决了国有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全国共清偿665.4亿元,惠及职工1670多万人;2010年,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平均为870元,比2005年的平均484元提高了80%……
    9.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事关全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十分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随同经济体制改革相应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不小成绩,从1978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45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35倍,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很突出,呈现出多年采取措施却长期未得到解决的态势……在不久前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誓言要大力改革的对象。收入分配不公是中国公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但分配改革方案尚未正式出台,就遭到国内舆论质疑。
    也许是当前贫富差距太刺激社会心灵,也许是收入分配制度存在太多的不公平,也许是那个该死的基尼系数“洋光”折射出了中国本土贫困中的富饶,此次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经济生活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乃至震荡。其中特别令人关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无不对此次改革寄予莫大的期望。从各种媒体反映出的社会情绪来看,人们的热望大大超出了本次改革能够给予的。似乎改革以来积累的种种有关收入分配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次收入分配改革得到解决,似乎此次改革可以给每个社会成员、每个经济阶层都能派发出大礼包。这不是一个好征兆,这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心理。我们必须呼吁每位社会成员都应理性对待此番收入分配改革。当然,如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路径正确,它不失为一次值得人们有限期待的制改。
    三、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2”中提到:“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那就是政府的良知。”结合给定资料,对于政府如何有良知地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提出你的见解。
    要求:准确、全面,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字数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政府有良知地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使劳动要素在分配中的份额有所提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树立正确的经济增长理念,树立富民优先的意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2)加大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力度,弱化、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引入竞争机制,从而限制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消除少数人凭借权力对资源的占有和垄断,从而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 (3)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实施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监管体系,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确保用人单位能够同工同酬、公平分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id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