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15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又一轮的倒闭潮,这里既有技术赶不上时代、前期投入过多,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也有无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出现歇业关门的企业,更有试图转型升级,但是却没有成功的企业。 根据公开报道,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

admin2018-03-31  24

问题 给定资料
1.2015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又一轮的倒闭潮,这里既有技术赶不上时代、前期投入过多,造成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也有无法忍受人力成本急剧上升,出现歇业关门的企业,更有试图转型升级,但是却没有成功的企业。
    根据公开报道,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耐克、富士康、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但是,这一轮倒闭潮和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倒闭潮有着本质的区别。
    “2008年,‘三来一补’的外贸型企业倒闭,更多是受到外需萎缩的影响,属于市场原因,”学者龚佳勇分析认为,“这一轮的倒闭,更多的是产业因素,即传统代工类工厂依靠的产业基础不复存在。”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撰文指出,需求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粗放式,只关注产品的量、规模,而忽视产品的质,生产中不注重技术、不注重创新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
    以联建科技为例.该公司在给苹果做产品代加工的时候,根据苹果销量增长前景扩大了其生产设备,但这些设备主要用于iPhone 4s以前的款式。
    自苹果公司推出了屏幕要求更薄的iPhone 5和iPhone 6,联建科技的产品便无法适应,最终因其技术落后、良品率太低、成本太高被苹果剔除出供应商之列。
    在中国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
    实际上,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底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国内外有很多现象表明,制造业企业不肯花资本去转型升级,就得面对倒闭的噩梦。
    “无论是政府的政策,还是市场的力量,中小企业和低端劳动力的生存空间已经消耗殆尽,”有学者称,“这听上去有点残酷,但却是中国制造业升级必须迈过的一步。”
    在201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考察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指出,“我们需要一场‘品质革命’,促进‘中国制造’整体升级!”总理说,这不仅是为东风加油,也是为中国制造加油!
2.在啤酒市场,“TSINGTAO BEER,我的最爱”,成为海外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上的习惯表达。如同李小龙成为中国功夫的化身,青啤也成为中国品牌的符号。
    青啤公司董事长孙明波说,人才培养是高品质的保障,也是支持青岛啤酒长青的重要基因。自2015年起,青啤公司启动“大师带徒”计划。在青啤干了25年的李新海,就是这样一位“慢酿传人”。他带出的徒弟,5人成为公司酿酒师,20多人成为各工厂技术骨干。“工匠精神是执着追求一门手艺的精湛,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李新海说,酿造手艺既有智造的技术研发引领,也要有师傅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
    每一瓶啤酒都是酿酒师的尊严。市场再热销,产品再供不应求,也撼动不了青啤对质量的坚持。有一次,一个客户赶上春节盼早拿货,希望缩短工期并承诺以更高价格买入,结果遭到一线工人的坚决反对。“大家宁可放弃利润,也不愿意在质量上打任何折扣。”青啤公司总裁黄克兴说。
    一瓶好啤酒历经“千锤百炼”,始自一颗麦粒、一粒大米甚至一滴水。在青啤,酿酒用的大米必须是脱壳3天之内的新鲜米,生产现场酿造水每隔2小时就得品尝一次,酒瓶盖和刷瓶水都要品酒师用嘴把关,啤酒从生产到出厂要经历1800多道检测点……
    为了练好功夫,青啤有着近乎苛刻的质量控制体系。相比十几种国家标准,青啤的内控标准达到了上千种,远远高于行标和国标。
    百炼真金,本色招牌。在最新的品牌价值评估中,青啤的品牌价值为1168.75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青啤公司制造副总裁董建军说,在啤酒这个快消行业,要守住的底线就是质量。“这既是原则,更是信仰。”
    青啤名满全球,但是董建军依然有着很大的危机感,“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消费者不喝啤酒了怎么办?”
    守正出新是青啤的竞争法则。青啤内部分化出“红军”“蓝军”两支队伍,俨然成为艺术创新工场。“红军”负责销售和开发广为消费者熟悉和喜爱的老产品,“蓝军”则负责开发新市场,为青岛啤酒的下一步市场战略寻找方向。
    IPA、鸿运当头、白啤、黑啤、果味炫奇……虽然青啤推出的新特产品只占到公司产能的2%,但它们代表了青啤的未来。
    在青啤博物馆里,有一个展台专门展示着销往世界各地的青啤品种.记录着青啤“走出去”的足迹。十二生肖、八仙过海、中国结、大熊猫……青啤将中国元素融人创意设计中,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如今,青岛啤酒已经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好莱坞大片中也频现青啤的身影,成为外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味道。
    所有的相遇,都是“酒”别重逢。百年来,青啤以酒为“桥梁”,拓展全球“朋友圈”,这张中国制造的金名片,彰显着独特的中国功夫。
3.谈及“追求卓越、崇尚质量”,英国西装、荷兰“王室供应商”、德国职业教育堪称典范。职业教育常被人们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众所周知,德国高质量技工来自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国内“万人争过独木桥”通过高考上大学的现象不同.德国不到一半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而一半多的中学生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大量成绩优异、完全能被大学录取,却依然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生。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比尔申克透露,德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德国技师收入可观,其社会地位也与学士相等,同样受人尊重,有些技师的收入甚至可以超过教师或医生。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基本职业精神就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而正是这种职业精神使得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严谨、负责态度,为“德国制造”的质量做好了铺垫。
    在荷兰海牙市中心购物街,有些肉食品店、糕点屋、花店、眼镜店、手表店等挂着显眼的蓝白红三色狮子图案标志,中间是荷兰王室徽章,上下方分别写有“王室认证”和“王室供应商”的字样。44岁的肉食品店老板罗某说,顾客看到徽章,就可以确认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百年老店。
    在罗某眼中,“王室供应商”的称号是无形资产,是对长期追求品质的企业精神的褒奖。他的肉食品店始建于1861年,1895年第一次获颁“王室供应商”称号,后来两次延长,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店铺经营不善,丢掉了这个称号。罗某于1997年接手店铺,2011年150周年店庆时重新申请,终于通过认证,荣耀徽章又一次被高高挂起。
    在伦敦市中心有一条长300多米的大街——萨维尔街,身着这条街出品的定制西装已成为世界各国名流的身份象征。拿破仑三世、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英国查尔斯王储……都曾身着过这条街出品的定制西装。数百年来,萨维尔街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被誉为世界男装的工艺典范。
4.某媒体一份关于是否愿意做高级技工的调查结果令人深思:九成受调查者表示尽管身边有高薪的高级技工,但自己并不愿意成为其中一员,其中社会地位低系主要原因。
    据了解,尽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尤其是年轻的高级技工缺口很大,但愿投身其中者仍在少数。一些技校毕业生也很难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转行者众多。
    “会不会考虑转行?”正在车间加班的某企业高级焊工小王,在电话里听到如此提问,沉默良久后给出回复:“目前不会,但未来说不准,要看具体发展情况。”
    这位21岁的四川小伙子19岁时就成为技能大师,多次亮相世界技能大赛舞台。2015年还在一档技能比赛真人秀中争得霸主席位。小王在学校是佼佼者、在企业是明星人物,但对于眼前从事的职业,他却总觉得“差强人意”。
    身为高级技工的他已经取得焊工领域最高职业资格,可除了作为技能大师拥有每个月400元补贴外,其他与普通工人并无太大差异。
    “公司在收入上没有给保底,车间都是承包制,多劳多得,平均下来每月也只有3000~4000元的样子。”小王表示,尽管收入忽高忽低,但在焊工领域取得的成绩让他自身价值得到了体现,目前不会在职业发展上有其他打算,但未来是否会一直坚持,他并不确定。“我认为很多价值不一定要通过金钱衡量,我相信有技术一定会有发展”。
    据该项调查显示,55.5%的受访者认为高级技工月薪应该过万元。但多位受访从业者表示,月薪过万元并不易得,“一般中职生毕业后只能从普通工人做起,月薪在2000~3000元。要成为高级技工拿到更高的薪水,需要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陈志斌感叹,更多的人没有耐心,会选择提前放手,“曾有30名电焊专业学生中,只有3人干老本行”。
    “技术工人的上升空间确实是问题。”45岁的老陈现已是高级技师,但由于学历限制,他始终无法晋升为工程师。在他看来,“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的社会认知与职业成长,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某技师学院,“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没有一流技工,就没有一流产品”的红色标语格外显眼。“希望这些可以提振学生们的职业信心,但实际上,学历始终都是技校学生们的硬伤。”该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吴某表示。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界都认为技师院校充其量算个培训机构,学生毕业后只能得到等级证书,却无法获得学历认可。”吴某称,全国中职院校众多,过去很多院校招生困难,只能痛苦地挣扎在“千家万户、千言万语、千方百计”的过程中抢生源,当下国家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减免学费、包就业分配、加大资金投入等很多利好政策逐步出台,但长久以来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偏见导致我国成熟的技能型人才长期不足。
5.如何在教育模式创新、资源化平台打造等领域深入突破,全方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2016年7月,一场开在N区校园里的座谈会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座谈会的主角,是8名目前已在汽车工程、装备制造、智能生产领域崭露头角的毕业生。
    “虽然政府、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对于技能人才尤其是技术工人而言,无论是社会还是我们给自己的定价都是偏低的。要在职业路上走得更远,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技术工人的价值。”座谈会上,小魏开门见山提出的一组矛盾引起了现场的激烈讨论。
    虽然隐含社会对这个工种刻板印象的声音如影随形,但小魏坚持了下来,把这段时间理解为沉淀期。正是这种肯干能吃苦的精神,让他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一年半后实习工资翻了一倍,并在该4S店开发汽车快速保养项目时被委以重任,成为店长。“我曾问老板怎么敢起用一个拿扳手的人去做管理层?他回答我,因为看中我做事踏实,熟悉汽修知识而且年轻敢闯。”
    “知道自己的起点低,更要自我增值提升。”现任职某照明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的小陈插了话,他说起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一个项目主管的经历。他说,毕业拿到第一份工资后立马买了一台电脑自学编程,报读夜校获得大专文凭。“虽然起点低,夜校文凭的社会认可度也比全日制低,但和基层一线工作经验摆在一起,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了,我最终可以走得更远。”
    小董是07装潢班的毕业生。“2009年毕业进入社会,我马上就发现我只懂实操,色彩、设计等理论知识很缺乏,懂的东西都是皮毛,学校要在专业深度耕耘上再加大力度”。
    2012年从电子商务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小冯却认为其专业在实操课程上有缺乏,“建议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做项目的方式,尝试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小冯目前供职于某集团。这家企业与当地职校开展了一项联合办学,成立了电商精英班,通过竞赛、参与“双十一”实战等方式,将企业项目交给学生实践,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事实上,校企合作可以有更密切的互补关系。”小陈以机电类专业举例说,他在校时的课程更多围绕钳工这一职业工种开设,电气、汽动等课程偏少甚至没有开设,但这些专业知识都是企业岗位中需要用到的,需要搭建更多的校企合作资源平台。
    如今,N区正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核心区,实施“大城工匠培育计划”,要培育更多技能人才。“我们希望高度对接地方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实现毕业生零距离高质量就业。”N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宏泽说。
6.2016年9月26日至29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联合开展的“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网络媒体第二次深入企业采访活动在L省进行。
    4天时间,来自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网站的25位记者、编辑分成18个采访组,深入L省5个城市的航天、重工、钢铁、石化等多家企业进行采访报道。
    20多年里,田印福总是主动要求到最脏、最险、最苦、最累的施工一线,经历过调试、安装、设计、设备改造、施工技术管理等各岗位的磨炼,被工友们称作“工地主任”“现场支书”,如今他是企业的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三冶集团电装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
    赵文武是国网L省D市供电公司输电带电作业班班长,2007年百年不遇的“风暴潮”中抗冰抢险、2009年雪夜修复南雁线9号塔耐张引线、2013年水山线遭外力破坏抢修一天一夜……28年一线艰险岗位上的考验,让他从一名普通电工成为送电专业的技能专家。
    作为抚顺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信息化应用研发中心负责人,刁克剑始终走在创新路上。他开发的“班组综合管理软件TIS系统”是国内第一套专门为提高生产一线班组信息化管理水平而量身打造的班组专用管理软件;他研发的FDB-01便携式硫化氢报警器,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国内灵敏度最高的本质安全型防爆便携式硫化氢报警器。
    在D市瓦房店轴承集团。61岁的李书乾一辈子都在致力推动“中国速度”——多次解决我国轴承制造热处理领域电气技术的诸多难题,先后完成技术创新270多项。他带领团队研发设计的旋转压模淬火机床电路堪称国内轴承行业首创,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L省鼓风机集团的“徐强精度”,在齿轮加工领域无人不晓。2004年,客户要求生产一个大型齿轮,设计精度是5级,实际操作难度相当大。而凭借精确、精准的操作,徐强加工的齿轮精度超越客户要求达到了4级,创下了全国大型齿轮加工精度之最!
    而作为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能专家,王刚加工的零件堪称完美。他加工的铝片能薄至0.1毫米:他创造的0.005毫米以上的铣削加工精度和0.002毫米的铰削、镗削加工精度更处于全国机械加工行业最高水平。16年如一日,他不断提高要求、挑战极限,生产上万飞机零件无一废品。
    坚守车床岗位31年,每年完成工时都在5000小时以上,他用10年的时间干了别人20年的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111厂数控加工车间车工班班长王阳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从“神一”到“神十”,他交付的产品合格率全部为100%,更创造了连续21年无废品的惊人纪录。
    “一个问题研究了一年!”曾经,为了弄清发动机调速器调速套筒垫片的薄厚对于整个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道依茨一汽柴油机有限公司工人鹿新弟硬是自己琢磨了一年,就为了把技术彻底“吃透”。
    有一位工匠说:“我们的梦想就是打造最强劲的中国动力。”这也成为此行被采访劳模工匠的共同心愿,也是此次网媒下基层的意义所在——讲好工匠故事,展示劳动之美,引领更多的职工为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而这些身处一线的大国工匠,时刻发挥着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既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又是传承者和传播者。
作答要求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节目热播,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假如你是某市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6,以“感受工匠魅力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学习工匠精神。
要求:内容具体,切合主题,语言生动。不超过500字。

选项

答案 “感受工匠魅力 传承工匠精神”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节目把大国工匠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了工匠魅力和工匠精神。为更好地学习践行工匠精神,现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做爱岗敬业人。我们应该学习田印福、赵文武主动要求到一线、不怕苦累的精神,爱岗敬业,扎实工作。 第二,做开拓创新人。我们要把李书乾作为学习典范,在工作中积极开拓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第三,做精益求精人。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我们应该学习徐强身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精确、精准,追求卓越。 第四,做严谨细致人。凭借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王刚生产的上万件飞机零件无一废品,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在细微之处见精神。 工匠精神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保障,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主动向大国工匠学习,做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传承者和传播者。 ××市政府办公室 ××年××月××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hJcpFFFM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