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及其意义。

admin2017-03-24  50

问题 二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及其意义。

选项

答案(1)部队在北非沙漠地带作战,连水都要靠后方供应。保障后勤补给就成为胜败存亡的关键。这就决定了北非战争的特点:谁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部队得到给养补充,才谈得上继续作战或发动进攻。这就是英国和德意的作战都不能离开港口和交通干线,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却达2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反复拉锯的原因。 (2)1942年6月,隆美尔率部攻克了号称“不屈的要塞”托布鲁克后,7月初进逼离亚历山大港仅100公里的阿拉曼,开罗告急,伦敦为之震动。但是由于战线太长,德意军队的给养补充不上,攻势停顿下来。相反,英军经过上百天的准备,在蒙哥马利指挥下,于10月23日晚,对阿拉曼以西的德意军队发起反攻。在英军地空协同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进攻和侧翼纵深迂回后,德意军队因补给不足,兵力难以机动,无法持久而遭败北。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沙漠消耗战,到11月4日结束。非洲军残部西撤1200公里,才幸免全军覆没。在这次战役中,“战斗法国”的军队也参加了战斗,他们以一个旅的兵力牵制了德军一个坦克师,打得十分出色,也为胜利作出了贡献。阿拉曼战役与二战中某些著名战役相比,规模和战果并不显赫。然而,衡量一个战役的历史作用,主要应以它对战争的总进程和对全局的影响而定。地中海南畔的北非、西亚地区合称中东,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与“战争血液”——石油有关,而且是大英帝国得以维系的生命线。英国把它看作仅次于本土的第二个战略重点地区。阿拉曼之战的胜败,不仅关系到大英帝国可能会遭腰斩而解体,计划中的美英联军在西北非登陆后东西夹击非洲军的前提能否实现,也关系到北非的德军可能越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亚,与自高加索南下的德军会师于海湾,以致德、日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而且还关系到苏联与英美的陆路联系能不能保持。所有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大业。足见阿拉曼之战确实是举足轻重、牵动全局的一仗。所以丘吉尔把它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使北非战局呈现转折。此后的事实证明,轴心国再也无法在北非发动进攻了。 (3)继英军在北非东线胜利后,11月8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11万美英联军第一次渡海在西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维希政府在当地的20万驻军纷纷倒戈。联军由西向东,直指突尼斯,与自东向西的英军遥相呼应。对此,希特勒一方面立即派德军进入法国南部,占领法国全境;另一方面,为了稳住意大利,他又派部队从海空两路火速增援突尼斯。1943年初,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也逼近突尼斯,被压缩在突尼斯北部的德意军队处在东西夹击之下。3月下旬,总数约60万的两路盟军会师。被围的25万德意军队在5月13日全部投降。自1940年7月初从东北非开始,历时2年零10个多月的非洲战事终于在西北非结束。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地中海战场的局势,并为盟军以后从南面进入欧洲准备了基地和跳板。突尼斯之战的胜利和阿拉曼战役一起,彻底扭转了北非和地中海战场的形势。这是反法西斯阵营继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转折之一。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KSjFFFM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