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京剧的形成。

admin2021-03-24  35

问题 试论京剧的形成。

选项

答案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1)乾隆十年进京的徽班,起始是一种“京秦不分”的杂合戏班。其特色性的唱调是“二黄调”。 (2)嘉庆年间。“四大徽班”称雄于京都舞台。嘉庆年间,秦腔由西北涌入长江流域,演变为“西皮”。嘉、道之际,在湖北的汉班中西皮调与二黄调已经实现合流,徽班艺人和汉班艺人可以互相搭班唱戏。 (3)徽班在北京的走红,吸引了汉班艺人纷纷进京觅食。道光初年,米应先进京搭春台班,成为著名的老生。其后,一批汉班艺人在京崭露头角,著名者有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余三胜成为春台第一老生。余三胜等汉班艺人的唱腔被称为“楚调”。其声腔既有西皮,也有二黄,合之则为“皮黄腔”。楚调所操语音为“楚音”“湖广音”。汉班艺人把他们用湖广音唱的皮黄腔带到北京,搭徽班而成为名角,徽班的声腔也就逐渐变得以皮黄为主了,而“湖广音”也成了皮黄腔的舞台语音。 (4)在汉班艺人称盛京都的同时,北京的徽班还有两大名角,一是四喜班的张二奎,一是三庆班的程长庚。余、张、程都是道光年间北京徽班的领衔老生,各有特长,各成流派,被当时人称为“三鼎甲”。以“三鼎甲”为代表的京中皮黄戏,集昆高诸腔之长,定位于雅俗之间,成为集戏曲文化之大成的又一层次的新兴剧种。 (5)咸丰以来清廷帝后都喜爱皮黄戏,京中的皮黄戏班得到特殊的机遇。清廷选拔皮黄名伶进宫演唱,并教太监演戏。同治光绪年间,皮黄戏在北京的发展达到高潮后又出现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新三派”,声腔表演艺术进入成熟阶段。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皮黄戏,再加上最高统治者的扶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成为北京剧坛盟主。 (6)皮黄戏在北京特殊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结果,是各方面都出现“京化”的特色——建立了以皮黄为主,而兼擅昆腔及吹拨诸腔的音乐体系,将北京语音融入演唱,形成“十三辙”“四声”“上口字”“尖团字”等为特色的独特的舞台语音体系,确立了以改良后的京胡为主奏乐器的新的伴奏方式,吸收昆曲、乱弹诸腔的优点,曲调和唱法更加丰富和优美。凡此种种,都显示了京班皮黄戏与原先流行于长江流域的原生态的徽汉诸班皮黄戏的重大区别。 (7)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商埠兴起,交通日益便利。北京的皮黄戏班和艺人陆续进京,向外埠发展。外埠的观众则把从北京来的皮黄戏称为“京戏”,以此区别于长江中下游的徽班、汉班演唱的原生态的皮黄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g9HUFFFM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