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当下,外出旅游已是人们度假的首选。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4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2.5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约9730万

admin2015-05-11  33

问题   给定资料
    1.当下,外出旅游已是人们度假的首选。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4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国内旅游人数可达32.5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约9730万人次。然而在一些名胜古迹和参观景点,乱涂乱画、乱扔垃圾、随意插队、高声喧哗等行为随处可见。这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文明旅游,离物质日渐丰富的国人究竟还有多远?
    “乱刻乱画、乱丢乱扔、乱攀乱爬、乱嚷乱哗、乱摘乱采、乱拥乱挤、乱拍乱摄。”有媒体将游客中的常见陋习总结为“八大丑”。当习惯成了自然,出了国门也就照样习以为常了。随着我国出国旅游的人数增多,这些陋习也被越来越多地带到了国外。
    中国游客特别喜欢在旅游景点留影,且拍照的秩序往往比较混乱。如看到别人在景点前照相,一些游客会“见缝插针”地插队站在另外一侧照相,从而妨碍到别人拍照。
    一位经常去国外旅游的“驴友”张女士告诉记者,在国外,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公共场所人们的交谈都是很小声的,有时候你不仔细听都不会发现任何声音,人们都自觉地维持着公共场所的安静秩序。但是中国人去了,很少注意这些,大声说话、接电话,唯恐周围的人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一次在米兰一著名的教堂门口,很多外国游客都在安静地排队等候进人,可有些中国游客却边等候边大声说话,和教堂的氛围很不吻合。
    上航国旅公民旅游公司欧洲部经理赵宇婕曾经在欧洲生活过3年,她发现一些游客在着装上也不够注意。如在法国、意大利参加一些比较正式的晚宴,以及在奥地利参加音乐会时,出席者一般都要求着正装,但很多中国游客往往做不到。
    一位旅游业内人士介绍说,去欧洲国家参加一些正式的活动,游客应着正装出行,如男士着衬衫、西裤,女士着裙装,而牛仔裤、短裤和T恤衫之类的服装都不算正式服装。
    机场候机厅打牌、酒店床单擦皮鞋、公共场所抽烟、酒店自助餐浪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现象,似乎都打上了“CHINA”的标志,直接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某旅行社从事多年出境游业务的朱晓良认为,现在随着人们出境游越来越多,对文明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比前些年,人们的旅游文明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被他人诟病,这与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朱晓良说,很多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就是不顾场合大声讲话、随地吐痰,有些抽烟的游客,一下飞机不论是不是在吸烟区,马上点烟就抽。在换登机牌时,很多人也喜欢往前挤、往前冲。有的中国游客在国外酒店甚至拿咖啡壶煮方便面。家长在教育中太过强调“快点抢”、“快点拿”的教育模式。容易让人形成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忽略了文明的形象。总体来说,不文明旅游的根源是因为我们所受教育中自我意识太强导致的。现在不少旅行社在出发前的说明会上,都会跟游客强调在不伺国家文明旅游的注意事项,有的旅行社还会专门发一份旅游注意、旅游指南,以帮助游客更好地文明旅游。但想要改变现在还较普遍的不文明旅游现状,还需要从小教育。
    2.“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你要火了”。
    据“空游无依”描述,他是在埃及卢克索神庙最里面一个圣殿,往右边通道、左手的石壁上发现的刻字。“我们试图用纸巾擦掉这羞耻(的字迹),但很难擦干净,又不能用水,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呀。”“空游无依”是在。2013年5月3日到埃及旅游,5月6日在卢克索游玩时拍到这张照片的。“看到此情此景谁也没有多说,当时我们一团人都觉得特别羞愧,导游也不愿触到伤处,就带我们走了,我留存此照片并发布在微博上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轻易毁坏文物,没想到传播得这么快。”
    此事一曝光,网友纷纷大喊“丢人丢到国外”。中国人继旅游扫空名牌店后,又一陋习被诟病。毫无疑问,物质丰富后国人文明素质亟待提升。而在实际操作方面,又该如何下手呢?
    记者:到底谁才是乱刻字的始作俑者?
    中国社科院旅游中心特约研究员刘博士: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而现在中国人对于旅游基本上存在于第四个层次一获得尊重的需求。很多小孩现在放假回到学校,都会被问:“出去玩了没有,去哪里玩了?”如果你没有玩,就感觉比别人矮一截,如果别人去的东南亚,你去的是欧洲,就会觉得比他们厉害。这就是攀比,而攀比的基础就是炫耀的心理。所以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出去旅游就是想通过炫耀来获得尊重。而“到此一游”这种生硬的展示方式正好符合了一些人的炫耀心理。只有当我们的旅游是为了第五层次的自我实现以后,才能做到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和评价,也不需要通过这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记者:为什么在我们旅行的过程中特别容易暴露出这种素质低下的问题呢?
    刘博士: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进入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因为缺少人监督,容易导致一种道德失范的现象。平时在城市化的熟人社会,有相对多的熟人对你进行监督,你就不好意思做不文明行为,就会有所收敛。所以说并不是我们在旅游中的文明素质不高,而是我们国人整体素质不高。
    记者:日本游客的礼貌、清洁一直被称道。但在日本经济刚腾飞时,日本游客的素质也是经常被诟病的,但后来也转变过来了。
    刘博士:对。我们也有可能转变过来,但是可能时间比较长,而且这需要一个过程。日本的经济腾飞比我们早了二十年,他们比我们提早看到了国际文明的标准线,也找到了跟世界对话的方式,也开始以谦卑的心态与世界对话。旅游上的文明一定是以经济的腾飞为基础,同时还要有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是一种开放的、与世界对话的心态,特别是出境旅游。文明素质也是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尤其我国人口那么多,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这个转变不会是一时半刻的,但我们也必须有所行动。
    记者:旅游的不文明行为也可以仿效“中国式过马路”来进行惩罚吗?
    刘博士:我不认同这种笼统的惩罚方式,应对不文明行为分门别类,运用多个层面的手段来解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般的地方涂鸦和在文物上涂鸦要区分开来;涂鸦之后能否擦掉,是否会产生破坏性的后果,这也需要区别对待。没有产生破坏性后果的话,它只是个不文明行为,需要被谴责。而如果发生了不可弥补、不可修复的后果,就是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处分。
    记者:我国在法律方面,对类似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度足够吗?
    刘博士:《文物法》关于这一方面只设置了一个罪名——故意损害文物罪。但是绝大部分刻字和涂鸦的人都没有破坏文物的主观故意性,因为他们的意图只是表达存在感和炫耀欲,用故意损害文物罪就不合适,所以我建议设定“破坏文物罪”,发生了破坏文物的后果,就该被定罪。另外,虽然在《旅游法》草案上有对类似行为作出禁止,但没看到相关罪名的处罚,所以我认为在法律上应该更加细化。
    记者:是否还会有别的方式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呢?
    刘博士:政府、景区的管理方式和力度应该加强。而且网络上那么汹涌的民情,也应该转化成现实的监督,这都是堵的方面。景区可以设立一些疏通的方式,比如,设立涂鸦墙,通过设立一些涂鸦的场所来纾解游客的表现欲和存在感;还可以举办一些涂鸦的活动,这也是景区的一种自我推销,对于疏导不文明行为也是行之有效的。
    3.位于河南平顶山尧山的中原大佛景区于2013年5月28日开始在指定区域内为游客提供留言板、留名石及笔墨等工具,供游客写画“到此一游”。在“中国式到此一游”引发的网络爆炸式热议中,该景区的举动让游客颇感新鲜。
    当日,记者来到景区看到,在礼佛台上依次放置着宣传板、留言板各一,石头若干;另设桌椅笔墨,供游客取用。其中,宣传板上绘制了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卡通形象,并配“为何不能到此一游?”标语。已有不少游客在石头上用毛笔留下“××到此一游”字样,并与之合影。
    在现场,记者注意到,凡到此的游客,几乎无不被宣传板的内容所吸引,一时间,留言板前聚集了不少留名、留言的游客。一段时间之后,留言板上除了“到此一游”之外,还出现了“希望小三、小四和平相处”等调侃口吻的留言,更有甚者,绘制了自己微信号的二维码等。景区的工作人员见状议论道:“这就是放开了,看来游客真的有在景区留言的需求。”
    该景区将“到此一游”区分放大对待的做法,在游客看来颇为讨巧、有趣。
    来自河南汝州的尚小鹏对记者说道:“我是今天早晨专程从汝州来,想在大佛前为家人祈福。正巧赶上景区这个活动,就也在留言板上留了自己的愿望:愿家人平安,自己生意兴隆。我觉得这种做法很有趣,起码在景区内有指定的地方写画,有底限的人就不会去破坏景区设施了。”
    “我觉得这样刻意放大了‘到此一游’,是借近期网络上的话题对自身炒作。不过也算一种引导吧。至少让人一目了然哪里可以留言。这样光明正大的在景区写‘到此一游’,让我觉得还是蛮过瘾的。”来自洛阳的游客宋明明对记者说道。宋明明还提及,回头将会把与写着自己名字“到此一游。”石头的合照晒到微博上,让朋友们都看看。
    4.“看到埃及‘到此一游’的不文明消息后,我们专门派人到名胜区去检查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到此一游’的不文明现象。”锡惠景区园景监察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名胜区保护力度比较大,每天都有专人不停巡逻,名胜区内乱涂乱画乱刻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但在休闲区登山道上还有不文明现象。一些老年人锻炼身体时,会在山上路边的石头上刻写“注意安全”、“小心滑倒”等安全警示语言,上山两边的石头几乎无一幸免。其实,景区管理部门在登山道上的危险路段都会写上规范的安全警示语,市民游客乱涂写、刻画多数出于好心,但却不自觉地破坏了景区的环境。
    该负责人表示,就在五六年前,龙光塔、天下第二泉等都是“某某到此一游”的热门留名处,但随着人们文明旅游意识的提高和监管力度的加强,现在名胜区内的破坏现象正在逐年减少。原来还有一些游客喜欢到竹林里的竹子上、在亭柱上刻画名字,现在这种情况也少了。以前景区经常要大修,其中修复被游客破坏的古迹,就要投入不少。现在,景区只在日常维修中,对部分被游客破坏的地方进行修复,因不文明旅游而投人的修复费用也较前几年减少了很多。虽然乱涂乱画乱刻现象少了,但随地扔垃圾、吐痰、赤膊喝酒等不文明现象还比较普遍。他们也希望游客能进一步提高文明旅游的意识,让景区的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无论是金殿还是大观楼,以及黑龙潭等公园都有一些文物古迹。作为收费公园的镇园之宝,公园管理方对文物古迹也是特别对待,加强了保护措施,因此基本没有被破坏的情况。
    “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巡逻来保护文物古迹,公园里没有出现过文物古迹上被乱涂乱画的情况。”黑龙潭公园的工作人员文波说,公园里的文物古迹基本没有被游客破坏,即使偶尔出现一些损坏,管理方也会第一时间进行修复。至于文物古迹上被刻“到此一游”的情况,文波表示因为管理上的加强,游客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5.云南师范大学老校区内的“一二.一”运动烈士墓和西南联大旧教室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学校对这些文物的保护措施也做得相当好,校方专门成立了西南联大博物馆进行管理。据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铁发宪介绍,整个馆区有56个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馆区情况,另外还有4个保安负责保护两处遗迹,每班2个保安,全天24小时有人值班保护。
    云南师范大学对于历史遗迹的养护也很到位,铁发宪介绍,西南联大博物馆内的文物维修、复原,都是请云南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相关专业单位进行的。同时,博物馆每隔两年就向国家财政申请文物保护经费,有了经费的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就能顺利展开。
    云南大学会泽院在198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云南大学物理系教师王登科说,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接受文物保护教育,校方也投入了人力物力对校内文物进行保护。王登科坦言,校内的大多数学生素质都比较高,一般都会自觉保护历史遗迹,即使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破坏遗迹的事情也不会发生,“随时都有保安在巡逻,踏进草坪都是难事,别说是破坏文物了”。
    6.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印度从1958年到1973年先后出台了4项法案、法规。1992年,印度政府又出台一项修正案,严禁在历史古迹周围100米内进行开发、建筑活动以及从事经营活动,并对遗址100米到300米以内地区的经营活动加以限制。根据印度古迹保护法规规定,损毁古迹将处以最高5千卢比(约合人民币550元)罚款,或判处最长3个月监禁,或两项处罚并行。
    在位于北威尔士弗林特郡的英国松涛谷遗址公园内,包括18世纪的磨坊和工厂在内的一些古老建筑也屡屡遭到一些文物盗窃者的侵入和破坏。为制止这些破坏,当地文物保护部门正准备“邀请”一群特殊的“安全卫士”蜜蜂,来保护这些饱经摧残的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说,只要和当地蜂农合作,布置一些“训练有素”且“安全”的蜜蜂,就能够很好地掌控蜜蜂的行动。不过,由于启用“蜜蜂卫士”可能会造成“入侵者”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且如何确保蜜蜂不会误伤他人有一定难度,“蜜蜂卫士”保古建的方案仍有待商榷。
    在浪漫的意大利人眼中,保护文物就是保护他们的生活品质,是意大利公民的社会责任。根据意大利相关规定,具有一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物,未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不得拆毁与改建,装修内部也须经文物部门派人检查、鉴定和批准。旧市区除非经特批,原则上不再增加新建筑。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遗迹和文物,意大利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文化遗产部,下有出土文物、艺术品、古建筑、古图书等18个保护局。还制定了许多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和政策。在资金上,意大利政府每年都会将一定比例的国民收入直接划拨给文物保护部门。
    7.面对屡禁不止的不文明出游行为,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文明出游难在哪?如何规范旅游行为?如何提升一些游客的文明出游意识?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社会规范来说,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节假日集中爆发,似乎无计可施,但其实则不然。2013年10月1日,《旅游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等。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旅游法》虽然施行这么长时间,在规范游客文明出游方面,似乎尚未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旅游相关方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来,比如,在秩序管理、文明宣传、引导等工作上,是不是应该再多点细心与耐心?事实上,不文明现象固然与某些游客个人素质不高有关,但很多时候也与景点景区监管不力或监管缺失有关。
    所以,景区和相关部门更应有所作为,在游客旅游的过程中,多些提示和引导,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让游客有意识地摒弃一些不文明行为。另外,在旅游前、旅游中,旅行社、导游应当抽取一定的时间,对于游客要注意的事项、当地风俗习惯进行讲解和反复强调,持续巩固文明旅游意识,时时提醒游客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行为与所处环境相一致。所有不文明、不道德举止行为的根源在于游客文明旅游理念的缺失,所以在强调加大监管惩处力度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对游客文明出行意识的培养,提高国民素质。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带着文明去旅行”为主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

选项

答案 文明在心 礼仪随行 一辆辆款式各异的旅游车辆川流不息。一队队游客喜滋滋地照相留念……每到旅游旺季,各旅游景点总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提升,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寻找精神食粮,旅游便越来越畅行起来。人们或是在秀美风光里释放疲惫,或是在名胜古迹中缅古怀今。 然而,在一片美好之中总会穿插着不和谐的韵律,有人随处乱丢垃圾、随手攀折花树,有人不守秩序、随意插队,有人举止粗鲁、唯我独尊,种种不文明行为不胜枚举,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环境和其他游客的游览质量。创建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是每位游客和旅游相关方的共同责任。有关部门应立即行动起来,倡导文明旅游,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要从娃娃抓起。一个人的文明习惯往往是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旅游文明教育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与教育部门进行协调。把针对中小学生进行的旅游文明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应该要求老师在组织学生春游、参观等活动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旅游文明教育,寓教于游, 成年游客也会受到孩子的影响而逐步纠正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应多作正面宣传。目前涉及到公民旅游文明问题的负面报道过多,正面报道相对较少。事实上,从心理角度来说,接触的负面报道过多,不仅不利于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反而让人们对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不以为意,而多进行正面宣传则更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旅游文明观。因而有关部门应对新闻报道进行把关筛选。避免一段时间内类似新闻集中爆发,疲劳轰炸,而应该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引导,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 提升旅游文明素质应加强法制监督。现存的法规重在对市场和行业的约束,对于游客的不文明甚至损坏文物的行为却并没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史记》有言:“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有些陋习单靠教育是不能改变的。必须有硬性的制裁。旅游行政部门应与执法机构联合行动,加强对拥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举报中心应增加境外游文明礼仪事件处理功能,凡经查实,对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领队和旅行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同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多次“犯规”的游客给予处罚,有效制裁游客在景区及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 “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旅游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是不同文化、不同地区国家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旅游者的言谈举止、风范礼仪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每位游客都做到守法知礼、守时守约,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明出游、文明游览,做到环境美和心灵美的统一。那么,每一位游客都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ikaoti.com/ti/f3luFFFM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